.
。。。。。。
連想在研究怎么通過極致的施壓,對高瓴的產品進行拉扯,阻止高瓴的筆記本新產品進入的時候。
高瓴科技為了刺激久久沒有提振的手機外電子科技產業業務,已經在測試高瓴matebook產品上線了。
高懷鈞聽到了連想的幾大系列產品,并沒有言語。
華國有些企業喜歡搞低價競爭,實際上是犧牲了體驗。
連想y410p系列產品如此降價,不進行產品內部的成本降配,高懷鈞打死他都不信!
而那些喜歡搞低價競爭的企業,一臺筆記本電腦就是虧個幾百塊錢,可以說是長期虧損,這樣下去是非常危險的。
而且搞價格戰的話,你肯定不會注重產品的質量,這也會帶來一些安全和性能上的問題。
比如筆記本內部發熱,筆記本用久了后發卡,不耐用等等問題就出來了。
說白了,這實際上就是犧牲了用戶的體驗。
但高瓴不一樣,高瓴追求的是價值,所以不會打在局部戰役上打價格戰。
高懷鈞一直堅信一個觀念,那就是你只有用心把產品做好,把用戶體驗做好,那么消費者才會喜歡,才會愿意支持和購買。
其實他們雖然也在乎性價比,但是對于幾百塊錢區間的價差,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敏感。
他們敏感的時候,也只不過是因為你的產品力不足,無法和競品拉開差距而已。
不過,下面的人,卻是壓力十足。
“聽說了嗎,連想最近發瘋了,主力筆記本電腦都打八折!”
“那可不是嗎?他們太瘋狂了,連老大都這樣玩,我們這臺筆記本電腦,進入的時機可太不對了。”
“時機?高瓴的產品什么時候看過時機了,發到市場咔咔一頓就是干!他們根本就無法和我們的產品比!”
“話是這么說,但是畢竟我們高瓴的筆記本電腦,也是第一次上市不是。”
“高總指導的產品,什么時候掉過鏈子?靜聽龍吟就行!”
“也是,事到如今,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了。”
雖然他們也是有所議論,但是這動搖不了軍心。
現在高瓴形成了非常強悍的項目組研發體系,你的產品賣得好不好,直接和你的績效和前途掛鉤!
你想渾水摸魚,別的組賣的好,你蹭著想發獎金?
那是不可能的!
從這點上看,高瓴現在的格局,其實更像是四大國際會計事務所那種特殊合伙人制度。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如果項目組虧錢了,會進入一個規定時間內的考察期。
要不對集團整體有效,得到高懷鈞的特批,要不就是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扭虧為盈。
第一種情況,就像整個高瓴芯片這種長期虧損的,少之又少。
而第二種的,卻是比較多。
高懷鈞也考慮過是否太過于急功近利,以盈利為實際目標太過于短視。
但是想到了人員結構越來越龐大的高瓴,保持員工對于成功的饑餓感和內驅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或許會因此錯過一些風口,但是沒有高懷鈞的干預穩住基本盤,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因此高瓴matebook的小組員工十分緊張,壓力巨大,擔心項目失敗,是一件可以遇見的事情。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