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在2014年的時候,高瓴科技的收入1150個億,以及高瓴車輛的收入1451個億,再和高瓴衍生品所擁有的智能電風扇,智能電燈,智能腳踏車等資源一起相加,干到了高瓴集團史無前例的2601個億的水平!
同時,高瓴集團的總利潤,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剛好449個億。
一家電子科技公司,核心利潤在去掉了高達520個億的研發經費之后,依然能夠達到449個億。
這在華國,簡直就是神話級別的存在。
要知道,華國的華石油和華石化,這樣的壟斷性托拉斯級別的企業,可都還是會出現階段性虧損呢。
更重要的是,高瓴集團如果按照已經出來的2013年的世界五百強排名來看,大致能夠排到歐萊雅前面,排名在400名左右的位置。
而考慮到2014年的榜單銷售額會增長一些。
但是排名在470名附近的位置,擦著榜單進入世界五百強,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高瓴,在2014年,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實力型的大企業。
瘋狂!
真瘋狂!
一家華國企業。
從2004年的一家小型電風扇廠,負載累累開始起步。
到了2014年,十一年的時間。
就成為了一家世界五百強的企業。
這不顯山不漏水的。
但是依然給予了所有知道這個消息的人一個暴擊。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華國夢!
高瓴這樣的背景,根本就沒有進入所謂的壟斷行業,也沒有享受任何的特權。
單槍匹馬,就在汽車和電子科技兩個紅海級別的行業,進入了世界五百強。
這在所有人看來,已經不能用震撼來形容。
但凡是2004年穿越到2015年的人,都覺得這是在異想天開!
世界五百強。
就算是華國,這可不是后世動則兩百多家企業上榜,人們群眾見怪不怪的年代。
在這個時代。
整個華國也就共有95家企業上榜,分別為:華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魔都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華國中化集團公司,華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華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等大型中央企業等等。
央企和地方性的國資企業,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完全沒有民營企業發揮的份兒。
從這也可以看出華國的經濟,還是主要依靠國資企業的主導。
而且這種主導是統治級的!
主要都是以壟斷性央企,以及資源型央企為主。
要不就是那幾個大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
而民營企業,很少!
少數的幾個,也是以資源型礦類企業為主!
高科技企業,沒有!
這2014年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榜單雖然沒出來,但是情況也就是和2013年差不多,最多也就增加幾家,并不會有什么大的改變。
畢竟,現在世界貿易組織剛剛對華國開放,華國在世界貿易之中的份額,也是在一個高速發展之中。
要閃現出一系列強悍的民營企業,尤其是高科技民營企業。
如果沒有高懷鈞這種bug級別的金手指。
大規模出現,還是要等待到五年之后。
而媒體了解到高瓴集團公布的高瓴集團2014年整年度業績之后,也是給予了一個公開報道。
很快,專業性的財經線上媒體同花順,就針對高瓴集團的年度報告,進行了一個深度地跟蹤。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