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電影不想搞是因為他們基本上沒有高瓴這樣一個從線上到線下一體化的強大渠道管線,自己再找渠道來銷售,即耗費了時間和精力,銷售的效果也不會太佳。
而高瓴可不一樣,線上線下的全面覆蓋,甚至國外現在已經開始鋪開的網絡,都是高瓴影響力的輻射范圍。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并不大。
現在高瓴衍生品公司的產品,什么智能小臺燈,智能小電風扇,高瓴的第一款手持電風扇等等,在太國,比利是等國家簡直可以說是大受歡迎!
那些國家,基本的電器產品都是華國生產的,哪里見識過這種玩意兒?
自然是相當受到歡迎。
而《流浪地球》給高瓴產品打廣告,以后也會逐漸成為高瓴大文娛投資電影的一條主線。
在007系列電影和威阿伐木累的速度與激情大電影之中,都會有各種歐美的奢侈品和汽車的廣告進行植入,高懷鈞自然是看到了里頭蘊含的品牌提升價值。
電影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體量小,但是聲量極大窄眾市場。
華國一年的票房,在2016年,也不過是200來個億元,甚至都比不過汽車產業的一家中小體量的汽車公司,但是在市場上的聲量卻是賊大。
那些每年的頭部電影,哪個華國人不是如數家珍一般?
如果高瓴能夠掌控一支能夠自負盈虧并且持續輸出高瓴品牌的文娛團隊,對于高瓴來說,肯定是百利無一害的。
大文娛戰略服務于高瓴品牌這個大的戰略目標,從本質上說,是高于一切且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而前世的阿里大文娛戰略之所以失敗,一方面是杰克馬確實是不太懂行,他們找的人就不太對,完全沒有尊敬這個行業,尊敬賺錢這件事兒,各色人等為了各種莫名其妙的kpi而考慮問題。
而另外一個方面則是戰略目標出現了大問題,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搞這樣的一個大文娛的分支機構,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賺錢?
是增加聲量?
是為核心的業務桃寶帶來下沉客戶和其他年輕增量客戶的流量?
根本不知道在干嘛!
一大堆錢就這樣被一些二把刀的職業,哦不混子經理人給浪費掉了。
在敲定了《流浪地球》和高瓴新款越野車一起在八月份同時上市的信息之后,趕在過年之前,高瓴為新的越野車項目開啟了招兵買馬的新過程!
高瓴明本身組員的數量就較少,根本無法承擔起那么大體量的項目研發。
人力資源部門一個是調動其他項目組一些成員,而更多的是把最新進入高瓴的新兵之中表現好的人選給了高瓴明項目組。
高懷鈞看到這個情況覺得不太是一個好的辦法。
這款越野車項目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小項目,里邊的研發分支太多,黑科技過多,一個不好,就很有可能會延期。
所以在和大江公司談好條件之后,高懷鈞又讓中研院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新款越野車的項目組,由中研院院長萬項牽頭執行,和高瓴明的團隊一起進行細化分工。
總之,組建這樣的一個團隊,高懷鈞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和意見,權力進行了完全下放,讓下面的團隊去打造和磨合,他現在不會關注過多的過程,只需要對結果把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