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但再增加就難了,其一是汽油發電的效率極低,汽油機效率在30%~35%左右,即便發電機的效率可以達到95%以上,算下來汽油發電的總效率僅能達到30%左右;其二是發電功率和發動機的轉速強相關,低轉速時發動機自身輸出功率都不大,發電功率又怎么能滿足智能汽車如此高的低壓電器功耗需求呢?”
“而新能源汽車dcdc的功率很容易做到2kw,再往上突破也不難,因為從動力電池取電很容易,而且轉換效率可達到85%以上,來再多的低壓電器也不擔心!”
高懷鈞將一些目前高瓴中研院積累下來的東西,侃侃而談地說道。
他有一些內容其實還沒有說到。
除此之外,很多智能功能也需要額外消耗蓄電池電量。
例如在未來很常用的遠程查看功能,遠程打開攝像頭等,就需要喚醒車輛,此時如果不上高壓,消耗的就是蓄電池的電量。
所以,汽車智能化的最佳載體只能是新能源汽車,這是必然的選擇!
這些,高瓴在做努力,但是社會也是必須要參與進來。
在華國,在這個領域積累得比較多的,也就只是高瓴了。
但是現在其他的企業并沒有過多的重視。
所以高懷鈞也是希望能夠借著節目的機會,把一些頂層設計的東西拿出來。
讓國家進行牽頭,加大力度往這個方向一起使力!
在這個方向上,高瓴和其實企業能做的,就是很多的。
而這些東西,都離不開配套的加速完善。
這些東西,單單靠高瓴一家企業,可不行!
高懷鈞想做的,就是快速把這個行業給催熟,然后用自己成熟的管線,先干掉燃油車競爭者再說!
就比如所謂的神車飛度。
一輛飛度要賣到九萬塊錢。
其中有兩萬多直接匯款到了本天的總部。
剩下的七萬,是生產費用,bom成本(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島國的關聯企業,或者干脆是產自島國的零部件),各種設備折舊,國內各種稅費。
到了最后面才是廣汽和本天總部的分成利潤!
像這種把華國產業鏈吃干抹凈的企業,不先趕出華國,那怎么吃到最大的蛋糕?
“好的,我總結一下。”
“首先是最新的智能汽車,不管是汽車和人之間的交互,或者是自動駕駛,都需要用到非常多的電力,不像普通的車一般,能動就行。”
“二是現在及將來的智能汽車類似于手機,汽車停在停車場不用關機,而是鎖屏待機的狀態,隨時等待車主的啟動。”
“是這樣嗎?”
水軍亦看高懷鈞說了那么多,而且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專業知識,擔心聽眾聽不懂,在一旁不由得總結道。
這種不僅僅是動能的提升,更是汽車從單純的駕駛工具到移動終端的改變,他在采訪的時候做過一些功課,但是現在聽到高懷鈞這樣說得專業,依然是聽起來十分的吃力。
更不要說毫無知識背景的聽眾們了!
所以他趕緊做一個總結,防止電視機前的觀眾腦子中是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