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248-250章:參展日內瓦車展!(5000字)
大中的動作,要比想象的快得多得多。
要將它們的純電車和增程車開發業務全部集中到位于徽安市的大中華國科技公司,同時將華國研發分部撥升到大中第二大研發中心并不再隸屬于德意志全球研發中心管轄而直接向大中董事長海茲曼匯報的消息,在這個年度會議開完之后的第二周就立刻在公開場合發表了出來。
不過,這委實是震驚了國外的一眾媒體人。
要知道,微笑理論在這個時代深入人心。
處于獲利高位的技術研發以及品牌服務,以及獲利低位的組裝制造,是涇渭分明的兩個不同世界。
以美麗國和歐洲為首的發達國家,牢牢地控制了利益曲線的上游地帶,而以華國為首的第三世界國家,只能在組裝制造上吃點殘羹剩飯。
這樣的情況,從華國改開的時候開始,一直延續了很多年。
很多外國人提起華國,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但是科技含量低,甚至刻板印象中可以說,這是一個毫無科技含量的邪惡的國家。
但是正是因為如此。
現在大中做出這樣的反應,才是更讓這些記者震驚到。
什么時候,德意志的企業,往華國搬運研發職能了?
這個行為,非常不利于德意志的發展啊!
因此,不管是《圖片報》,還是《法蘭福匯報》等一線的重量級的媒介,都是在第一時間隊這個事件進行了公開報道。
《大中汽車在華打造“東方狼堡”研發中心,專注純電動車研發》
《資本撤離?大中集團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并投資巨資強化本土開發能力》
《重磅!世界局勢的逆轉!成立研發中心!大中汽車集團華國再布局!》
和華國已經完全步入互聯網信息時代不同。
德意志一直以來報媒依然有廣泛的影響力。
同時,他們在這個領域里頭,也是極為專業的存在。
畢竟,德意志是世界汽車大國和強國,擁有bba,保時結四家傳統的豪車品牌,以及大中,歐寶等普通車型品牌。
華國一個省規模的國家,居然有六家規模以上的汽車企業,這個勢力和集中度,那真的是沒得多的。
是因為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汽車行業對于德意志來說,就和兩田對于島國是一樣的,絕對意義上的定海神針的地位。
這定海神針中的定海神針,規模最大的汽車公司大中,居然要把自己核心業務電動汽車的研發放置在華國,這想不引發矚目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些傲慢的漢斯們,一起都把目光拋向了華國,連續發文章對華國市場進行了深度的刨析。
雖然文章繁多。
但是他們的結論都是同時指向同一個結果,那就是——德意志大中危險了!
以前大中靠著華國南北大中滋潤地養著,輸血,但是現在在新能源的沖擊下,南北大中盈利能力下降,歐洲的的問題也就暴露出來。
現在在德意志上銷售的汽車,價格和華國同等檔次進行對比,現在是幾乎翻倍了。
這意味著,如果大中再調整不起來,那很有可能在未來被直接抄了老巢。
而現在大中純電車型的研發進度非常緩慢,疊加華國競爭者在試探進入歐洲,大中的壓力非常非常大。
因此現在他們主動求變,把一部分不涉及到敏感的公會問題的研發中心遷移到華國去進行激烈肉搏,那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很快,他們就把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了一個新興的企業——高瓴車輛!
分析了這家企業誕生,發展,到現在壯大的過程。
同時,他們還專業地分析了現在華國市場上熱賣的一些車型的價格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