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外觀上一些花俏的地方,可能還需要再修改修改,現在這外觀上這種曲線建模,費用要求都挺貴的。”
“因為這個每款車加個大幾千的成本,不太劃算。”
在一旁的王鳳英看到手上的高瓴星曜的圖形,皺了皺眉頭說道。
設計師們都是有設計理想的。
這個她知道。
但是設計理想可不能當飯吃。
這款產品,必須在哪怕一個零部件的地方,做到合理的價格平替。
“現在每個零部件,都需要在現在的基礎上,下降20%左右,我也是在精簡零部件,盡量讓產品變得更為簡潔。”艾格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擔憂地說道。
現在高瓴這樣玩兒,讓他是越深入越是覺得觸目驚心。
這樣的價格平替,基本上是把高瓴星曜拉到了和合資車同個檔次的零部件成本水平了。
以前高瓴沒打價格戰,是沒有資格打。
就那點量,你的零部件拿貨價根本沒法和合資車比。
你和人家拼成本,那不是送死嗎?
因此不斷出新車型,維持一定的利潤率,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現在高瓴的產品銷量都上百萬量以上了。
而且現在高瓴的電池,高瓴的核心芯片等兩大主要成本部分是高瓴自己供給,本身就有天然的產品價格優勢。
其他的零部件,雖然高瓴的量現在暫時沒有合資廠那么多。
但是零部件配套基本都是選的純華國品牌的零部件廠商。
這人工成本一旦下降,量只要起來,就可以很快地進行相應的迭代。
真是一個偉大的工業化秩序重組的時代!
想到此處,艾格雖然身為一個外國人,熱血都有些沸騰。
因為他知道,高瓴這家公司,在汽車工業化這條道路上,已經走到了一個核心的關鍵點。
那就是:用國外大牌汽車品牌的擅長點,直接打敗國外大牌汽車!
你不是供應鏈成熟嗎?
我特么的自建的供應鏈,拋出一些鄭智相關因素,什么lgbtq以外的東西,成本依然可以比你低。
你不是品牌成熟度高嗎?
高瓴這個品牌,已經在華國市場上,支持起一款中高端的車型了,而且是銷量不錯的中高端的車型,就算是沒有大中,鳳天那些燃油車大基數的鐵粉們,汽車銷量依然不會差。
你不是客群技術多嗎?
我的客群技術也不少,而且高瓴科技現在的復購率可不低,這樣一群年輕人,尤其是買p系列和mate系列的核心客戶群,將是購買高瓴車輛新研發車型的核心增長點。
你不是渠道布局廣,而且布局深度深嗎?
高瓴科技和高瓴車輛雙重布局下,現在高瓴的門店甚至可以開到縣級,下沉的深度相比較單純的汽車4s店都更要深。
像大中的4s店鋪可以開到地級市,甚至是像江因這樣的發達縣級市,但是肯定沒有下沉到普通縣級的普通商店。
高瓴現在甚至可以讓大部分的縣級渠道商,一個縣城設置一個商城小型汽車展廳(只放2-3臺核心消費產品)。
這些優勢都并不是一朝一夕積累下來的,更是年復一年的結果。
現在想想,這款車的銷量,真的很受人期待啊!
要知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頭,a級別車和b級別車,雖然華國汽車也參與了進去。
但是top10,都是專屬于‘發達汽車工業國家’的。
大中,鳳天,本天,日鏟,伏特等等汽車工業強國,從輪胎到發動機,哪個品牌不是國外的,如此綿長的產業鏈,全部被德意志,島國,美麗國等有數的三四個國家給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