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增長速度,相比較歷史同期下降了許多。
然而歷史同期本身基數就小,現在體量大依然有接近10%的增加速度,高懷鈞依然是覺得非常開心的。
而即使是如此,高瓴科技在2016年,也是獲得了創紀錄的439億元,相比較2014年的388元,依然是增加了51個億。
相比較去年增加了9個億的利潤,同樣情況下只增加業績,沒有增加利潤。
現在是增加的更多。
關鍵還是海外的銷量打開了。
海外產品的利潤,根本就不是在國內苦哈哈的紅海中競爭可以比的。
這也是高瓴繼續增加利潤的核心增長點。
而高瓴車輛板塊。
高瓴推出了高端旗艦級的重量級產品,高瓴仰望。
這款產品的推出,也是瞬間把高瓴車輛的品牌價值給推上了一個新的巔峰。
這款車,完全是顛覆了所有競品和友商對于高瓴系高端產品的想象。
也是讓所有的消費者重新認識到了高瓴的研發實力。
原來,在華國的這家新興汽車高瓴車輛,原來原研實力已經如此之強。
這也讓這款產品,成為提高其他產品流量的發動機。
高瓴漢作為高瓴最經典的一款產品,已經推出了有幾年時間了,每年都進行小范圍的迭代升級,一些好的配置和硬件技術,比如定義為“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的云輦-a升級為“空氣懸架升級版”的云輦-c。
因此高瓴每年都進行的相關軟硬件配置更新。
這也讓高瓴在這款產品里頭,雖然是默默無聞,但是卻也是穩步向前。
其銷量,也是從年銷量的十萬臺,直接上了一個臺階,上到了十四萬臺!
而不逞多讓地,全年度高瓴漢一款車型的銷量,也是達到了驚人的301億元。
這也是高瓴在推出高瓴宋plus之后,高瓴漢第一次穩住陣腳。
這款產品由于客群重疊,受到了高瓴宋plus這款產品的強烈沖擊。
就連高懷鈞都做好了持續賣不好,產品銷量持續下跌的準備。
但是現在新款漢提出了一個b+級別汽車的概念,讓這款車擁有了部分c級別車的舒適空間,但是價格卻是只有b級別車的普眾級價格。
這也是讓這款車成為了一款介于b級別車和c級別車之間改善型汽車的概念,直接是避免了和高瓴宋plus直接面對面競爭,開始向bba的堅實堡壘c級別車發起猛烈的沖擊。
這一下子,也是讓高瓴漢這款產品,從華國b級別車細分領域銷量排行榜的第五名,排到了鳳天的凱美瑞之后,屈居第三名。
要知道,現在鳳天汽車的銷售價,在高瓴和其他新能源車型的擠壓之下,那是累得夠嗆。
現在僅僅是凱美瑞,價格都降到了15萬起步!
很難想象,一款幾年前23萬起步的產品,在16年直接降價到了15萬起步!
要知道,凱美瑞在14年之前,那可基本上都是要加快提車,你可是要給提車費的。
這也說明。
一方面也是看出來小日子們,那么多年,在華國賺取了多少超額利潤。
凱美瑞這款車,16年款的,和06年款的,有什么本質區別嗎?
它們會和高瓴漢一樣,“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的云輦-a升級為“空氣懸架升級版”的云輦-c,每年一次小迭代結結實實的升級產品體驗嗎?
沒有!
這是一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