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是如此,也是能夠讓高瓴這個汽車品牌也是為之蛻變。
一家能夠在百萬級豪車站得住的汽車品牌,那品牌含量在消費者眼里就和擁有邁巴赫的奔持差不多了。
那我買高瓴海豚,買高瓴宋,那豈不是非常具有性價比?
性價比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而是對比出來的。
如果你的車辣雞,你就算是賣得比高瓴海豚便宜,別人也不會買。
這高瓴仰望,卻是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加成的作用。
而與此同時,高瓴車輛在2016年度,總銷售額也是達到了極為驚人的個2757億。
相比較2015年的1899億元,增加了夸張的858億元,這個增幅可是比2015年可是高多了,有著接近45%的漲幅。
在接近2000個億體量的基礎上,高瓴車輛居然在一年之內,有著800多個億的增值空間,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要知道,800個億可以輕輕松松進入個華國五百強企業里頭了!
雖然高瓴車輛有著如此牛逼的銷量。
但是綜合利潤率,依然是緩步從11%降低到了7%。
而綜合利潤,也就只有193個億。
對的,沒錯,利潤率已經降低到了個位數。
由于競品和友商的全力廝殺,雖然有著高瓴仰望和高瓴唐在撐著價,但是幾款走量車,數量還是太過于龐大了,現在高瓴的產品價格,已經快速地從原有的平均價格基礎上,快速下降了10%不止。
不過現在高瓴汽車的量起來了,有部分的利潤轉移到了高瓴電池和高瓴芯片。
而且,在紅海變成血海的市場,現在汽車誰還靠賣車賺錢?
是靠賣零部件賺錢。
鳳天的汽車保有量非常龐大,銷售零部件的利潤也是遠遠高于整車銷售車。
現在高瓴在保有量上對比鳳天不是一個基數,而且高瓴的車往往比較新。
這新車多了,自然維保的數量于基數沒有鳳天那么高。
高懷鈞也不會著急,趨勢上已經是逐步明朗化了,剩下的交給時間。
有保有量的話,那么僅靠維修和供應零部件在未來就能實現大把利潤。
這些他知道,潛在的投資者其實也知道。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和后世的比亞帝一樣,加大市場的洗盤力度,把銷量做多做大!
總體來說,高瓴車輛的整體財務報表,還是算非常良好的態勢。
現在給外資車型上擔子,也是在重塑華國汽車市場的格局。
也就是說,在2016年的時候,高瓴科技的收入1833個億,以及高瓴車輛的收入2757個億,再和高瓴衍生品所擁有的智能電風扇,智能電燈,智能腳踏車等資源一起相加,干到了高瓴集團歷史新高的4590億的水平!
同時,高瓴集團的總利潤,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剛好632個億!
4590個億的銷售額,這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數字。
這和后世直播帶貨那種輕資產輕就業高利潤行業完全不同。
直播帶貨頭部一年可以銷售幾十甚至幾百個億,員工也就僅僅是幾百號人而已。
在你興旺的時候,或許政府看得起你,覺得你是個人物。
但是一旦你出現了問題,那可就一點統(河蟹)戰價值都沒有了,幾百個人的飯碗而已,說丟就丟,一點都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