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電動汽車的大腦!”
“高瓴用了十年的時間,攻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壁壘,在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全鏈條生產后,高瓴打開了‘芯片’這個長期被國外發達國家把持的強大門檻。”
隨后是央媽對高瓴的芯片負責人李宗霖的采訪。
“我們要自己掌握核心技術。”
“所以高瓴這兩年,在芯片領域也是持續地加大投資力度。”
“我們在功能芯片mcu和功率半導體,比如igbt、mosfet等,都實現了較好的自主創新和研發可控,同時也是實現了這些核心芯片的自產自銷。”
“只有這樣,我們的汽車產品,成本才能控制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之內。”
“我們這樣做,也是為華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一個貢獻吧!”
央媽真的非常給高瓴面子。
一般來說,由于時間有限,為了塞入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央媽的《新聞(河蟹)聯播》節目,一個新聞十幾秒,甚至是幾十秒的比比皆是。
甚至可以說,這樣的新聞,才是占據大多數時段。
但是。
在這個罕見的,長達三分鐘的新聞里頭,先后兩位高瓴的高管做了簡要的采訪。
分別采訪了華國重點發展的汽車工業和芯片工業的發展現狀。
而這話不夠,在這個新聞的最后。
居然還對高懷鈞進行了一個小型的專訪!
面子!
天大的面子!
破天的面子!
一個公司連著三個采訪人。
放在央媽的《新聞(河蟹)聯播》節目歷史上,也是一個奇跡!
“汽車的電動化,只是它的上半場。”
“它的智能化才是下半場。”
“因此,我們不僅僅是繼承了原有的汽車工業的基礎設施配套。”
“而且還推行了一系列的零部件公司以及其市場化的改革。”
“你不改革,你不創新,你沒有一只強大的人才梯隊,那么你的公司,很有可能就無聲無息地死掉了。”
“這樣逼著你去創新,這樣的話,創新才能夠帶來繁榮。”
高懷鈞帶著一副金絲眼鏡在一旁侃侃而談地說道。
在新聞的最后。
居然還對高瓴2016年的業績做了一個總結。
“在2018年,高瓴汽車的銷量,同比有接近40%的漲幅。”
“連續第四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第一名,”
“同時,高瓴汽車也是第一次,成為華國汽車總銷量排名前三名的企業,這也是華國汽車行業第一次創造如此良好的佳績。”
“如今,高瓴的產品,已經出口到了全球五十多個國家,以及三百多個城市。”
新聞播完了。
但是下面的漢森和馮思翰卻是久久不能平靜。
他們不敢相信,華國對于高瓴這家企業的追捧和支持,居然到了如此的程度!
這哪里還是他們熟悉看的新聞聯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