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315-316章:新產品!(4000字)
高瓴三折疊手機這款產品的成功,可以說是完全出乎高懷鈞的意料之外。
畢竟,這款三折疊手機,他沒有任何的金手指指引,也沒有對閔偉國的研發團隊進行過多的干涉。
這其實也算是他對于信息差變得越來越沒效果之前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輸了也沒虧幾個錢,贏了,高瓴的研發團隊信心就會更足了,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去開發自己想法的產品。
本身研發便是如此。
多渠道,高強度的賽道嘗試,最終在一個更具有性價比的賽道上進行深入研究,最終在投入海量的研發資金和長時間研發沉淀的前提下,出現一款接著一款的問題產品。
中間會出現大量的問題。
比如大公司病的逐漸形成,官僚主義的中間層導致的效率的降低,等等。
有部分問題高懷鈞已經預見到,并進行了提前防御性管控,但是大部分的管理問題,必然會出現。
這是任何一個員工規模達到十萬級別的大型公司所不能避免的。
他現在已經把核心的精力放在了集團管理層面。
對于下面員工的優勝劣汰,重點放到了閔偉國等bg或者是bu層面進行。
現在高瓴由于在行業內top的工資和強研發的氛圍,因此現在雖然保持著強度非常大的末位淘汰制,依然會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希望加入這家公司。
畢竟,現在市場上的潛規則就是。
只要你能夠在高瓴殘酷的競爭之中能夠存活三年以上,就是這個行業最優秀的牛馬了!
因此。
每年到各大校園去搞的招聘,基本上只要高瓴的名號一打出去,招聘會是人山人海,而且簡歷是收到數以萬計的程度。
就算是最難招聘的數理博士,每年都會有數以百計的速度在緩慢而有力地增長。
要知道,在2017年這個華國博士還未大量擴招的時代,一個雙非院校也不過是只有百來號的博士而已。
。。。。。。
“組織高瓴車輛開會,把高瓴人工智能的負責人吳恩達也叫上。”高懷鈞接到了上面工信部的一位領導的電話之后,久久不能平靜,在窗戶旁思考了半個小時之后,對站在一旁的馮曉辰說道。
哦?哦!
馮曉辰晃過神來!
她明白了高懷鈞此番應該要有大動作!
這段時間,高懷鈞接連接到工信部的信息,不過接通之后,心情不是特別的好。
核心原因還是在于,作為華國有數的科技大公司,其公司核心政策,并不是你想隨心所欲,就能隨心所欲的。
比如高瓴前幾年搞12萬的高瓴宋,就被請去喝茶了。
高懷鈞琢磨過這個事兒,應該是華國的幾大合資廠商,覺得高瓴給了他們太大的壓力,導致燃油車的銷量雪崩導致的。
這種就很坑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