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最優秀的人,將會成為高瓴未來的繼承人,而資質平平的人,則還是可以高氏基金會之中,每年獲取一定比例的金錢,過好余生。
這筆錢不會很多,但是一年拿個幾十萬問題不大。
高懷鈞也算是為他們做好退路。
當然,如現在商雅妍所擁有的茶顏悅色等自己的小資產,高懷鈞是不管的,那是他給商雅妍的獎勵。
而高懷鈞會學習范仲淹的范氏義田一樣的模式,慢慢陸陸續續地投入二十個億進入高氏基金會,讓高氏基金會購買核心市中心的商業寫字樓宇,長期國債等穩健資產,直接吃回租。
做成長期投資的形式!
讓這些高家后代的后代們,不至于階層快速地下墜。
每年從高氏基金會之中支持他們的學習等花銷。
讓他們也能夠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機會。
一個家庭跨越階層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但是。
戰亂時代一代人就夠了,王朝末期戰爭將財富以最暴力的方式再分配。
和平年代跨越階級就復雜得多了。
首先,要認清社會資源分配的本質。
社會的中產和底層都是靠出賣勞動力來獲得收入的。
底層賣力,中產賣腦力。
底層想變成中產,表面看很簡單,只需要好好學習(工作)。
但實際上,底層惡劣的生活環境導致了部分底層短視與缺乏意志,導致一些底層長大了還是底層。
古代的爛賭鬼和現代過于沉迷游戲的人本質上是一樣的。
思維觀念相對來說容易改變,所以底層和中產是流動的。
不過上層和下面的人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那就是一個資源關系網。
所以上層通常是一個大家族,人脈遍布國家的各大領域。
中產也有少量的關系,但大多只是能自保的程度,談不上影響一個領域的走向,或者一個國家。
例如在美麗國,頂尖大學不僅要求很高的學費,更要求你的成績和豐富的愛好生活。
如果是一個愛學習的沒什么課余愛好的窮小孩,也沒法很難申請到好大學。
相反,有錢小孩從小就馬術、滑雪、橄欖球,游歷七大洲四大洋。
比如,滑雪的古艾玲同學就是其中的翹楚!
高懷鈞始終堅信,人是應該先從直觀上了解這個世界,也就是先真正的看到摸到,才會產生更高級的興趣的,也就是對書本上抽象的知識感興趣。
上層父母不應該逼著孩子去做什么,只會讓他們把世界玩個遍,然后孩子自己找到一個喜歡的事繼續玩。
而這個所謂的高氏基金會模式,就是提供這樣的資金,讓高懷鈞的孫子孫女們,能有足夠的自由可以去世界玩個遍,然后孩子自己找到一個喜歡的事繼續玩。
他們最后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們,或者是渣滓們。
成為渣滓不要緊,就當他們以后成為家族的生產公豬就行。
而精英們就會慢慢成為這個資源關系網的核心組成部分!
這個所謂的資源關系網并不是說高懷鈞直接喂到你嘴巴邊,然后說:你來吃!
而是利用高瓴這個平臺,還有高氏基金會,讓這個資源關系網更為的穩固。
這。。。就是未來的高氏家族!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