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現在高瓴在港股市場上發行長期債務,基本上可以獲得4%左右的長期優質債。
而且,基本上是只要發售出來,就分分鐘被搶光的那種。
而高瓴車輛板塊。
高瓴在15年推出了高端旗艦級的重量級產品,高瓴仰望。
這款產品的推出,也是瞬間把高瓴車輛的品牌價值給推上了一個新的巔峰。
這款車,完全是顛覆了所有競品和友商對于高瓴系高端產品的想象。
也是讓所有的消費者重新認識到了高瓴的研發實力。
原來,在華國的這家新興汽車高瓴車輛,原來原研實力已經如此之強。
這也讓這款產品,成為提高其他產品流量的發動機。
不過,經過了兩年的沉淀,這款產品也是從最開始的放量,到現在萎縮到了一個穩定放量的水平。
畢竟上百萬的汽車,消費客群就那么點。
再加上現在不是高懷鈞穿越前的2023年,現在大部分的高端車型消費客群,其實還是以60后和70后為主,80后以后的次主力人群,其實還沒有完全形成氣候。
所以在整個2016年,高瓴仰望車型,只銷售了1.1萬臺的量。
平均到一個月,銷量沒有達到1000臺。
但是即便是如此,百萬級的價格,也讓高瓴車輛獲得了110億元的銷量。
這個銷量,比起一些中低型的汽車廠商,都是只高不低的存在。
而另外一方面,在將定義為“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的云輦-a升級為“空氣懸架升級版”的云輦-c的高瓴漢,在2016年又進行了一次小改款。
將部分在其他車型得到驗證的好用的標件運用到改款汽車的產品一一用上的車型。
同時也進行的相關軟硬件配置更新。
這也讓這款老車型,得到了非常大地提升。
其銷量,也是從年銷量的十四萬臺,直接上了一個臺階,上到了十六萬臺。
而不逞多讓地,全年度高瓴漢一款車型的銷量,也是達到了驚人的344億元。
同時,高瓴漢這款產品,也是超越了友商,排到了大中的帕薩特之后,排名華國汽車銷售排行榜的第二名。
b級別車可是國外大牌汽車企業的心頭肉。
可想而知這一次,高瓴割肉割得有多重。
要知道,高懷鈞一直以來,對于這款產品并不重視。
也只是高瓴漢研發組,提出了一個b+級別汽車的概念,讓這款車擁有了部分c級別車的舒適空間,但是價格卻是只有b級別車的普眾級價格。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概念,讓這款產品,在市場上可以說是大獲成功。
買車誰不喜歡大?
又大,又不需要擔心電費浪費的產品,誰都嘎嘎喜歡!
現在這款車,可以說是直接撬動了bba低端車型以及雅閣等普通b級別車的市場。
在市場上買b級別車的人,基本上是看中了舒適度和超強的性能。
最好還有點省油和有面子。
是即要又要還要的中產階級代表。
就是這樣一群挑剔的人,對于高瓴漢是如此地喜歡,從中也可以看出這款產品的產品力。
現在凱美瑞和雅閣,銷量已經開啟了崩潰模式,以前動不動銷量都是上到2萬+,甚至是巔峰期到3萬的水平。
現在已經慢慢降低到了一萬左右!
而且,更令人絕望的是,他們的產品,價格已經降低到了12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