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一出手就要成為行業領導者,并且能夠高質量的商業手法,真的讓人震撼。
這就是模仿戰略和領導戰略的差別,這種戰略級別的打法,之前的華國車企是沒有的,不會的,是失敗的。
現在首月五萬的銷量,證明這種打法是可以成功的,展現的這個自信和雄心可以說是直接震撼了全部人。
包括高懷鈞自己!
“我自己也很難想象,這款車能夠賣得那么火。”
“不怕高總您笑話,現在很多供應商,都不要結錢,希望我們能直接結車,而且指定要高瓴問界,越多越好。”
“這倒反天罡了屬于。”
王鳳英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
她以前在長程,很喜歡玩這一套。
就是一些貨款,不直接結現金,直接給供應商壓車。
一個是解決自己的銷售指標,二個也是讓自己的供應商幫自己體驗體驗產品,如有問題,好及時糾偏。
但是主要目的,還是第一個。
能用車結賬,誰用最寶貴的現金流啊!
那些供應商自然不干,寧愿拖延時間久一點,也不想要車。
要那么多車干什么?
拿來后,還要賣給二手車行,還要打折賣,麻煩死了!
現在倒好,現金不要,直接要車了。
而且這現象不是一兩個個例,而是幾乎所有供應商都想這樣玩兒。
根據王鳳英的解釋。
現在是外面的市場,高瓴問界是一個緊俏貨。
但是高瓴的排產,卻遠遠不足!
根據測算,他們覺得這款車一個月能夠銷售個8000臺,頂天了。
畢竟是五十多萬的車,要直接和bba以及保時結這樣的品牌直接硬碰硬的。
所以產能方面,一個月就定了一個一萬臺的量。
而且隨時都可以減。
現在直接一個月的訂單就干到了五萬臺!
這倒好,讓高瓴是直接欠了一屁股的車。
所以,這些供應商也是回過味來了。
一個是,現在高瓴問界是富豪圈里頭是最火的話題,供應商們,能夠拿到現車,并幫朋友拿上幾輛,那多有面兒。
二個是,現在高瓴產能那么緊張,肯定優先供給給客戶的,不舍得滿足所有供應商的需求,那么能夠拿出來的車,就非常有限了。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稀缺啊!
這不就是不花費人情,直接隱隱裝了一回逼了嗎?
買車不裝逼,不就等于錦衣夜行嗎?
“我下面的一個三級供貨商,以前挺熟悉的,在長程的時候,我們就認識了。”
“以前他換了一個200多萬的邁巴赫,也不見他秀炫曬,現在他纏著我沒法了,我勻了一臺現貨高瓴問界給他。”
“這家伙現在是見人就聊,非要拉著坐坐,給你秀一下智能駕駛。”
“這就像咱小時候,那些男孩子誰買了變形金剛一樣,純顯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