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393-394章:兩位領導的震撼!(4000字)
松了口氣的高懷鈞這段時間很忙。
他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段時間一樣忙過了。
前面一口氣布局了芯片研發,光刻機跟進,然后緊接著又是高瓴智創bu的具身機器人的布局。
而現在,進行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布局。
他的想法,其實還是在圍繞大高瓴生態進行全方面,無死角的布局!
西方有一句話叫做toobigtofail,翻譯為中文的意思是太大而不能倒。
在西大之所以有「大到不能倒」的公司是因為那邊的選(河蟹)舉制(河蟹)度。
不同黨派和機構之間相互制約,極大地限制了政府的權利范圍。
而一個公司足夠大了之后,可以通過游說等方式極大地影響政府決策。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為了民眾,這些公司不能倒。
高懷鈞無意讓高瓴往太大而不能倒的方向去發展,但是作為一個科技巨獸,華國科技克魯蘇母體級別的巨無霸存在,高瓴其實已經滲透到了幾乎大部分華國人生活之中的角角落落。
因此,這樣的公司,其實就算是自行運轉都會產生巨大的社會能力和效應。
不過,為了公司未來的發展,他也只能對一些未來產業進行布局。
高瓴不能倒!
這是整個華國,乃至上面層次的共識。
而高瓴主推的具身機器人項目,在被自裁的背景之下,也是自然而然地被國家所主推。
為什么,機器人之前不溫不火,政府主推之后,人形機器人也跟著火了?
波士頓搞了多少年的機器人,連養活自己都困難,這有是為啥?
因為,人形機器人最關鍵的是,通用性。
現在的特化機器人的確很強,但是每次出一個新需求,都要專門設計,編程。
這就好像曾經的雕版印刷術一樣。
然后一個需求可能也就維持一兩年,又得重新設計。
這么干,還不如雇傭人力。
人力,就好像活字印刷,隨用隨取,普通的工作,一個初中學歷的人類,訓練一個下午就可以開工了。
人形機器人的賣點,其實關鍵不在人形,而在于智能。
在此之前,波士頓你就是搞出花來,自由度再高,也要人操控。
那我為什么不直接雇傭一個人?
就為了那非常少的細分高危領域?
但是高瓴人工智能相關的大模型出來之后,具身智能的底層邏輯被進行重塑,使之成為可能。
人形機器人可以不需要遙控器了。
假以時日,用語音直接給機器人下命令就可以了。
培訓機器人的成本,低于培訓人類的成本。
這就意味著,幾千萬上億的藍領工人,全部,同時,失去比較優勢。
這也意味著十萬億甚至百萬億級別的市場。
有了這個前景,風投和資金們看到了利潤增長點才會涌入。這其實是屬于端到端的具身智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