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五座車其實運營成本還是很高的,不管是電量使用,還是平時的人工費用。”此時在一旁的特拉斯產品總監懷特在一旁說道。
馬斯克翻了翻眼,沉默地看著他。
“2座才是最棒的無人出租車,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運營成本也大幅降低,甚至還避免了后排有人瞎搞,我們還節約了前排的方向盤等物料成本,這才是無人出租車的終極方案!”
“車身少了30%重量,起碼,不說制造成本,光出去跑,一天電都可以少用多少?”
“而正是因為想提供2座,所以去掉了方向盤和剎車。如果提供了,也不可能讓顧客坐在哪里,這意味著承運2個人的乘客,必須是雙排座(5個人)。只有去掉方向盤和剎車,乘客才有機會坐在原來的駕駛位置!”
懷特看到馬斯克沉默,哪里不知道馬斯克此時應該是對此事帶有質疑的,所以在一旁解釋道。
“懷特,事實上2座的成本并沒有低很多,噱頭而已。”
“你也知道,在我們美麗國超級工廠,硬性成本降不下去,尤其是激光雷達!”
馬斯克抿了抿嘴,聳肩說道。
現在美麗國對于華國進口的東西,越來越嚴格了。
而激光雷達,正是其中比較敏感的部分。
為了實現美麗國的再工業化,使得美麗國重新偉大起來,要求對所有華國的激光雷達(光探測和測距,簡稱lidar)技術公司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有理由將其列入三個自裁名單。
激光雷達使用脈沖激光來測量物理對象的距離、速度和高度,以繪制周圍環境的地圖。
而該技術對于創建圍繞自動駕駛汽車的導航能力至關重要。
這也讓引發了與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美麗國基礎設施精細地圖相關的嚴重擔憂。
所以。。。。
現在就算是馬斯克想購買華國的激光雷達進入美麗國,那也是基本不可能了。
在這個不斷去全球化,每個經濟體在慢慢變成孤島群的時代,這是生意人的無奈。
“總裁,并不是非激光雷達不可。”
“這是錯誤的解決方案!”
“在復雜的道路駕駛環境中,模擬生物神經網絡和眼睛的視覺系統,才是最為有效的技術路徑。”
懷特激動地說道。
現在這個時候,還想啥激光雷達啊。
不要高瓴搞出來了,然后咱們自己就懸崖勒馬,想來個180度的大轉彎。
那是不可能的。
雖然,高瓴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路線是采用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法然后再去做決策,比如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以及激光雷達,來實現數據的融合和處理。
這種方案結合了多種傳感器,旨在增強系統的冗余性和感知能力。
但是,這種方案如果在美麗國本土化,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高瓴在哪怕一輛出租車上,使用了三個激光雷達。
如果你使用了,那價格要多多少?
一顆雷達賣2萬美麗元,這不過分吧?
這是路線之爭。
特拉斯不能走回頭路!
不然他懷特前幾年做的那些東西,不是白費了嗎?
“行,懷特。你別激動,現在我們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思路,依然是按照原方案執行。”
“美麗國用有圖智駕,的確足夠了。”
“我們只要在幾個城市應用,并展開商業化運營,那么我們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我就不信了,我們特拉斯,比起高瓴的技術要差!”
說到后面,馬斯克有些不甘心地咬牙切齒地說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