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mate系列以及p系列,作為高瓴旗艦手機,是自裁事件的重災區。
2018年,mate12銷售了1543萬臺的mate系列手機,創造了歷史新高,刷新了歷史的天際線。
但是到了2019年,這個銷量直接是跌破500萬臺,只有324萬臺。
縮量到了原來的五分之一。
而銷售額,也從原來的776億元,縮量到了203億元。
這個銷量,不是高瓴不想賣,而是確實是沒有量了。
而高瓴p系列,也是在2019年暫時減緩了產品銷售的腳步。
相比較2018年的1418萬臺的銷售成績,2018年由于自裁的影響,銷售量也只是大幅下調,達到了356萬臺!
銷售額,也是縮量到了201億元的銷量。
這也就意味著,兩款產品的銷售量,也是只有404億元。
相比較2018年,直接縮減了上千億元的份額。
這個銷量的快速下降,如果放在其他公司,基本就直接完蛋了。
也就只有高瓴,可以硬生生地硬抗一年時間。
所幸的是,在2020年,隨著高瓴堆疊自研芯片開始供應,這種極限的情況將得到緩和。
而matepad系列,是高瓴最早的老產品,也是高瓴最穩定的產品。
相對于2018年一共銷售的超過450萬臺的平板產品,2019年的銷量微漲到了460萬臺。
而銷售額,也是上漲到了96億元。
榮耀magic,已經變更到了第十二代產品。
這個系列的產品,也是保住高瓴科技一年時間不倒的關鍵所在。
榮耀magic和nova一起,創造了高瓴中低端手機的銷量紀錄。
整體的銷量,相比較2018年的3581萬臺,一下子漲到了4563萬臺。
直接漲了一千多萬臺!
銷售額,也是提升到了1088億元。
在高瓴mate系列和p系列都受到銷量影響的前提之下,高瓴的中低端手機沒有拉胯,是2019年高懷鈞比較滿意的一件事情。
現在,看到這樣的一個具體的銷售數據,自然是讓高懷鈞心中落下來了一塊大石。
除此之外,高瓴現在最穩的就是高瓴稅的收取。
高瓴的存量手機,就超過了兩點五億臺。
收取游戲公司等的廣告流量費,一年下來都有四十多個億。
這筆錢,幾乎沒有太多的運營成本,只需要維持一個高瓴應用市場的服務器費用即可。
算是百分百的純利。
就算是高瓴停止其他產品的所有研發,只有有手機存量,這筆錢都是穩穩地賺取。
雖然高瓴的手機產品,因為自裁因素的影響,總銷量因為mate系列和p系列銷量的迅速下降,導致了總銷量的下降。
不過即便是如此,如此內憂外患之下,現在高瓴科技的銷量,在12個月以內,銷售額雖然由于mate系列和p系列的下降而迅速下滑,但是由于其他業務的彌補,銷售額就干到了極為驚人的3202個億。
只比2018年的3492下降了290億元而已。
這也讓高瓴科技的手機總銷量,相比較2018年下降幅度并不大,市場份額屈于中為之后,位列華國手機銷量排行榜的第二名,并且是世界手機銷量排行的第五名!
與此同時,高瓴科技的利潤,隨著手機產品銷量的穩住,保住了一定的銷量。
由于mate系列團隊和p系列團隊,并沒有較大服務的大裁員,所以高瓴科技的利潤,也是有了較大的承壓。
高瓴科技在2019年,利潤只是獲得了160億元,利潤率只有5%,其相比較2018年的742元,大幅下降了582個億。
高懷鈞看到這一點后不僅僅沒有失望,反而非常開心。
因為mate系列和p系列銷量的毀滅性打擊,核心是對高瓴科技利潤的毀滅性打擊。
如果穩不住,不要說有5%的利潤率,甚至很有可能直接虧損十個點以上。
那估計最差情況得虧損300個億以上了!
實際上,后世的中為就是這樣的情況,第一年勉強盈虧平衡,第二年開始吃老本,第三年就非常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