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懷鈞準備向建康財經大學捐款十三個億的消息被披露的時候,直接引發了外界的震撼。
#我們有什么?我們有錢!#
這個被網友惡趣味的梗直接上了熱搜。
【我半夜驚醒坐在床上,感覺自己一事無成!——高懷鈞】
【年輕人剛開始創業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說,我今年先賺他一個億!——高懷鈞】
【我對錢不感興趣,我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建康財經大學每天花六十塊錢吃肉的日子。——高懷鈞】
【樓上的三位,高懷鈞知道自己說過這三句話嗎?適當玩梗,適當玩梗。】
【帶入高懷鈞,有可能這真有可能是他說的真心話,但是對普通人傷害太大了。】
【成功了,你是故事,失敗了,你是事故。華國看事情真的就那么簡單,成王敗寇。】
【不同階層的人看世界不一樣的。如普通的鳥兒怎么理解鯤鵬的志向。】
【有錢人捐款不算什么。一個人如果還完房貸車貸生活費之后多余的錢叫社會閑散資金,這些錢娛樂消費投資捐獻都無所謂,不影響自己的生活。】
【混得好的叫校友,混得不好的叫畢業生。所以同為建康財經大學畢業的,高懷鈞是校友,我是畢業生!關鍵是。。。我特么是他同一屆的。】
【畢業時老師和校長說歡迎隨時回來看看,工作后靠近校門:學校不允許閑散人員進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現實。】
【別說13億了,我都30好幾了,每天7塊錢的煎餅我都覺得太費錢了,痛苦!】
網上網友紛紛擾擾地進行相關的討論。
沒辦法,十三個億對于普通網友來說,實在是太震撼了。
如果這還是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拿出來的,對比起同樣年紀的年輕人,才剛剛結婚生子,有些還沒有養家糊口能力的時候,這種震撼感來得就更大了。
要知道,建康財經大學一年的財政花費,大概在十多個億的水平。
現在高懷鈞以個人的名義,直接捐款了十三個億的資金,這絕對是直接放下了一顆超級核彈一樣的效果。
‘我們有什么?我們有錢!’這句話看似是玩梗,其實在很多民眾眼里已經成為了現實!
這就是高懷鈞要起到的效果!
俗話說,信心比金子還要重要。
在高瓴被自裁之后,明里暗里,很多小作文都說高瓴的資金不行,高瓴要破產了,高瓴撐不了多久就要完蛋了。
就這種氛圍里頭,普通民眾是非常容易受到影響的。
高瓴不行了,那高瓴的產品質量會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買了高瓴的產品,以后高瓴的售后是不是也會受到影響?
就算不會倒閉,但是質量下降,那這也是致命的!
這種小作文要不了高瓴的命,但是煩不勝煩,這就像一只想吃肉的狼在你旁邊虎視眈眈一樣,讓人無比討厭。
但是,如果你直接回復,又顯得有些小題大做了。
所以這種陰人的事情,高懷鈞干脆另辟蹊徑,用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方式進行回擊,會顯得更為妥善一些。
然而,當高瓴釋放出第二個消息的時候,所引發的震撼就更有震撼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