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對標國家隊和nasa,以及spacex!
只能用壕無人性來形容高瓴這家公司。
而且現在據說已經開始在魔都大小洋山港附近建設大型的火箭制造廠了,和文昌進行發射臺交涉。
多管旗下,這居然是玩真的。
而一些火箭愛好者,看到高瓴這樣玩,也很是震撼。
商業航空領域,由于其一直缺乏盈利模式,所以很缺乏大型玩家。
這玩意兒要賺錢,就必須搞稀缺性的玩意兒。
比如搞空間站商業旅游,亞太空旅游,星鏈計劃等等。
而不是幫這個小客戶打個衛星,幫那個小客戶打個衛星。
這玩意兒就是撿國家隊的殘羹冷炙,幾乎覆蓋不了十分可觀的研發經費。
而要覆蓋研發經費,又需要極為雄厚的,能夠對標spacex的實力。
而這個,又是回到了故事原點。
所以國家提出商業私人航空,也有好些年了,但是玩家幾乎都是小玩家,連一顆能夠上到亞軌道的火箭都造不出的炮灰型公司。
那怎么玩?
所以高瓴的入場,那可就震撼多了。
星辰大海,還真不是空話!
“現在高瓴商業已經步入了正軌,挖的骨干也已經到位了。”
“而且我們還從nasa和spacex偷偷挖了幾個亞裔工作人員,已經通過秘密渠道來到了帝都。”
寧遠在和高懷鈞專項匯報相關事宜。
高懷鈞有些詫異地看著寧遠,沒想到這家小公司連nasa和spacex的人都可以挖來。
競業協議看來是直接無視了。
不過,他喜歡!
這種秘密實驗室,肯定需要進入的人員做好保密工作,西大那邊知道了又怎么樣?
他們又不敢派人來華國調查。
再說了,高瓴正在自裁之中,怕你個屁!
“試車臺和火箭建造中心要抓緊建設,還有文昌那邊也抓緊時間談!”
“大幾百個億給到高瓴航天,還有高瓴中研院和高瓴芯片的輔助,搞不出東西來,真的無臉來見我。”
高懷鈞嚴肅地說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