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quo楊逍,咱們五散人和五行旗掌旗使都來看你啦ardquo
坐忘峰上,周顛扯著破鑼般的嗓子大叫,中氣十足,話聲在山中回蕩不絕。
一個平和清朗的聲音從峰頂傳來,雖不甚響卻清晰入耳adquo諸位兄弟光臨,楊逍未曾遠迎,尚乞見諒。ardquo
隨著話聲,一個白衣男子飄然而至,雖已是四十來歲年紀,卻仍是豐神俊朗,舉止瀟灑,不愧是曾有adquo逍遙二仙ardquo之稱的明教兩大美男子之一。
楊逍燦若寒星的雙目一掃,已將在場眾人看了一遍,五散人和五大掌旗使都是舊識,率領百多名明教弟子的周子旺也有些印象,對他們看押的成昆和adquo金剛門ardquo四大金剛也未太過在意,真正留心的還是如被眾星捧月般簇擁在當中,隱隱處領袖之位的胡壚。
adquo恕楊逍眼拙,不知這位道長是哪一路的朋友ardquo
他的修為為明教諸人之冠,甚至超過已臻先天圓滿的滅絕師太,隱隱觸摸到一點入微之境的門檻,卻完全看不出胡壚武功的深淺,不由大生警惕之意。
周顛笑道adquo楊逍,這次卻是你猜錯了,這位胡壚道長并非外人,而是咱們明教的兄弟ardquo
adquo原來這位便是近日名震天下的胡壚道長,失敬ardquo
楊逍手下也有耳目探聽消息,自然也知道胡壚的名字和戰績,心中登即便是一凜,只是在面上依然保持著淡然之色。
他上前與胡壚見禮,含笑問道adquo但道長何時入了我明教,怎地楊逍竟不知半點消息。ardquo
胡壚還禮笑道adquo貧道久慕明教反抗暴元的義舉,日前應五散人與五位掌旗使之邀而入教。因時間短促,尚未向楊左使請示,冒昧之處,尚勿見怪。ardquo
楊逍尚未開口,一旁的周顛已搶著道adquo有甚可見怪的難道咱們五散人再加上五位掌旗使,要接引一人入教,還需要請示什么人不成ardquo
adquo周大散人此言甚是。ardquo楊逍目中寒芒一閃,面上卻是一片欣然之色,adquo再說以道長這等人物,竟肯屈尊加入明教,實乃我教上下的榮幸,楊逍又豈有見怪之理ardquo
胡壚自然只是謙遜,連道adquo不敢ardquo。
周顛則是得意洋洋地道adquo正是這個道理,你知道便好。ardquo
當下楊逍便請眾人到自己的住處。
昔年因教主之位的一場紛爭后,楊逍雖勉強算是獲勝者,卻終究不敢冒著招來所有人敵視圍攻的風險擅登教主之位,相反還要為了避嫌了搬離光明頂,來到與之毗鄰的坐忘峰居住,且秉持簡樸之風,只在山上搭建了幾座茅屋。
因為空間有限,實在容納不下這許多人,楊逍索性令幾個侍者搬來座椅放在院子里,請眾人依次落座。
待各人坐定之后,他才試探著詢問眾人此次的來意。
眾人早有計較,事先公推布袋和尚說不得陳述情由。
見楊逍動問,他便主動開口道adquo好教楊左使得知,幸得明尊庇佑,我等已經查明了昔年陽教主失蹤的真相aheiaheiardquo
隨后他便將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講說一遍,又取出由劉基手書的王保保供詞送到楊逍身前,最后又道adquo如今那成昆老賊也已落網,楊左使若仍有懷疑,可以自己審問明白。ardquo
楊逍聽得臉上不住變色,又將供詞仔細翻閱一遍,最終雙目含淚,仰天長嘆道adquo陽教主,你死得好冤ardquo
這一句話,無疑便是表明了相信布袋和尚所言俱為實是。
布袋和尚見他并未質疑此事真偽,忙趁熱打鐵道adquo我等此來面見楊左使,便是希望大家一起到光明頂秘道中迎出陽教主遺骸覓地安葬,并將成昆惡賊千刀萬剮以告慰陽教主在天之靈,未知楊左使意下如何a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