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卻是自己終有一日會將對方竊據的江山拿回來。
借著這次機會,劉辯正式向天下宣告了何太后依然在世、自己獲封燕王合法占據幽州的消息,并名正言順地開府建牙,大封手下文武,又借勢再次張榜招賢。
天下有識之士心中自有分判,皆以為劉辯雖以王爵行世,卻是大漢正朔嫡脈。何況劉辯先有平黃巾、破鮮卑的偉業豐功,近年在幽州又開疆拓土,令烏桓、扶余、高句麗皆自愿歸附,聽說遠在海外的倭國也因仰慕其威名而遣使表達恭服之意。如此氣象,分明是一位不遜開國高祖與中興光武的雄主明君,不及早投效還更待何時
于是,不僅與幽州相鄰的并州、冀州、青州等北地州郡的賢才紛紛來投如過江之鯽,便是南方的荊州、揚州乃至益州也有人慕名而來。
不到一年,劉辯手中雖只有幽州一州之地,帳下卻云集了當今天下十之三四的英才,聲威之著,一時無兩。
轉過年來,假意投靠董卓的曹操謀刺董卓不成逃回故鄉陳留,得孝廉衛弘傾盡家財助其招募義兵,矯詔發檄文號召天下英雄共討董卓,其文曰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先帝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在檄文發出后,曹操卻又親筆寫下一封書信,遣專人往幽州求見劉辯,備言自己忠心漢室一意討賊,懇請燕王殿下親來主持討逆大計。
檄文發布之后,已借黃巾之亂割據一方的各鎮諸侯紛紛起兵響應,連曹操本人在內,又有袁紹、袁術、韓馥、孔融等十七鎮諸侯。
數十萬人馬各自安營,軍營連綿二百余里,聲勢極為浩大。
十七路諸侯在大帳匯集議事,河內太守王匡言說群龍無首不吉,提議公推一位盟主籌劃指揮,使十七路人馬號令如一,以便進兵破賊。
眾人都深以為然,當時各自提出心儀人選。其中渤海太守袁紹官職雖不算最高,卻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在場的十七路諸侯倒有大半是袁家門生故吏。袁紹本人又素有豪杰之風,名聲遠在其異母弟南陽太守袁術之上,因此輕易獲得最多人的支持。
眼見得你一言我一語便要定下盟主人選,原本雖與袁紹交好卻始終一言不發的曹操終于開口“依某愚見,推選盟主之事不妨暫緩,先前某曾使人往幽州下書,請燕王殿下出兵共襄盛舉”
此言一出,眾人立時噤聲,袁紹雖竭力控制,臉上的神色還是不免有些難堪。
草草結束了此次集會之后,袁紹回到自己的軍營,再也按捺不住地發作出來,遙指曹操軍營罵他罔顧袁氏恩義及彼此的朋友之情。
謀士郭圖則委婉進言道“明公,世人皆知雒陽那位陛下是名正而言不順。于情于理,皇位都該歸屬幽州那位。只要幽州那位還在,即使雒陽那位也不過能在大義名分上勉強與之抗衡,其他人絕無可能躍居其上。所以,明公此次若拿到盟主之位,反而不見得是好事。”
袁紹也逐漸冷靜下來,轉向郭圖詢問應對之策。
郭圖笑道“盟主是名位亦是責任。幽州那位若接下這盟主之位,便該自覺充當討伐董卓的主力,屆時明公便可坐山觀虎斗,靜待化龍騰飛之機了。”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