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軍內部暗流涌動的時候,一個消息在京中不脛而走。
被抄家除爵流放二千里地的原京軍大將軍侯玉,在途徑原州鼓山府的時候,于野外遭遇一群兇悍的山匪,將他們的細軟洗劫一空,侯玉當場喪命!
按理來說,這樣一個罪人的死訊不至于有多深的影響,可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個消息很快便傳遍京城。
更令許多人感到不安的是,朝廷并非否認此事,沒過多久便有一道旨意從宮中發出,命樞密院抽調附近兵馬剿滅原州山匪。
侯玉竟然真的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雖然在他離開京城的時候,很多人便有過這樣的推測,但是當推測變成事實,他們又不愿接受這個結果。
有人憂心忡忡,有人暗中奔走。
永嘉城原本就是江南的樞紐核心,自從李端在此定都之后,這座千年雄城愈發繁盛富庶,城內居民已經超過百萬,堪稱天下第一大城。
北城一座外表尋常的宅邸之中,十余位中年男人齊聚室內。
放眼望去,這些人無一不是江南世族在朝堂軍中的代表,譬如樞密使郭從義、上將軍王晏、吏部尚書寧元福、戶部尚書樂欽義等等。
王晏環視眾人,開門見山地說道:“三個消息已經確認,還望諸位知悉。”
眾人盡皆肅然傾聽。
“其一,侯玉確實是死了,但他不是死在山匪的手里。根據我派去保護侯玉的人回報,那些山匪是一群訓練有素的高手,而且他們只殺了侯玉一人,壓根沒有理會押送和保護侯玉的差役們。”
聽聞此言,席間眾人眉頭緊皺。
“其二,織經司大部分精干力量已經離京,秦正雖然不算孤家寡人,但是他的實力已經大大削弱,所以這段時間織經司根本無力掌控京城的局勢。”
郭從義不禁點了點頭,證明王晏不是信口開河。
“其三,陸沉率領的一萬余京營將士已經穿過湖州進入盧州境內。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但是我可以明確無誤地告訴你們,陸沉從邊疆帶來的兩千騎兵也在那支隊伍里。我的人就算再蠢再笨,也不至于漏過足足兩千騎兵。還有一點,截止到現在為止,靖州和淮州兩地邊軍沒有南下的跡象。”
當王晏這番話出口之后,堂內的氣氛明顯輕松下來。
“至于京城內外的安排,樞密大人先前已經對你們講過。”
王晏緩緩起身,雙手按在桌沿上,環視眾人道:“諸位,意下如何?”
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后,吏部尚書寧元福當先端起面前的茶盞,朝著王晏頷首致意。
緊接著便是樞密使郭從義,然后席間眾人一個又一個端起茶盞。
王晏臉上綻放猙獰的笑意,抬手抄起茶盞對眾人行了一圈禮,殺氣凜然地說道:“同生共死!”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從胸腔中擠出聲音:“同生共死!”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