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守志凜然道:“末將領命!”
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此方有一線生機。
將來等他百年之后,慶聿氏的命運多半還是要落在慶聿懷瑾手中,因此他才會一直將她帶在身邊,盡可能地教導她。
劉守光吁了一口氣,緩緩道:“而且慶聿恭的謀劃不止于此。”
一念及此,她輕聲說道:“父王,陛下——”
慶聿恭似是知道她的心思,直接打斷她的話頭:“對于陛下來說,南齊自然是敵人,但是內部的敵人也不容忽視。縱觀史書,很多時候個人的意志無法左右一個群體,就算你父親從未覬覦過那張椅子,焉知其他人沒有這個想法?如果慶聿氏繼續發展下去,說不定哪一天你父親會被他的忠心部屬推上去。南齊要解決,內部的敵人也要解決,而且不存在誰先誰后。”
景軍故意將大齊京軍放到雍丘城外,顯然是要當著所有守軍將士的面吃掉這京軍兩萬人。
齊軍的應對沒有出乎他的意料,這也是劉守光唯一正確的選擇。
“忠君報國,便在今日!”
“現在想來,當年最大的疏漏就是讓李端逃去了江南。”
這種結果對守軍的打擊肯定會很沉重。
這般說來,大景天子似乎還是小覷了南齊的實力,否則他就不該急切地逼迫慶聿恭出兵,更不該這么早就想著削弱慶聿氏的力量。
今日的戰場呈現動與靜的極端不同。
慶聿恭手中有足夠的兵力開辟兩處戰場,他讓四萬步騎圍攻南齊京軍,同時也在雍丘四面城外布置了兵馬,防止厲天潤奇兵出擊擾亂戰局。
厲天潤的目光停留在親衛營主將戚守志臉上,沉聲道:“你負責帶著城上的將士們斷后。”
“遵令!”
慶聿恭搖頭道:“即便李端現在就駕崩,也不會影響到南齊的軍民抵抗之心。大景在十五年前有著滅亡南齊的最佳時機,只可惜讓李端逃了。這十五年來他在江南做得很好,穩住了南齊的陣腳,又提拔厲天潤、蕭望之和陸沉這些帥才,給了邊軍最大的支持。這些人將是南齊的棟梁,就算是對面那個劉守光,雖然眼界還不夠高,但也稱得上守成之將。”
眾人不禁抬頭看著他。
沉重的雍丘城南大門緩緩拉開,仇繼勛帶著清徐軍先鋒魚貫而出,與此同時,雍丘城墻的守軍將士得到號令,快速奔襲下城,按照提前的安排來到親衛營將旗附近。
“殺!”
當雍丘南門打開的那一刻,外面的景軍步卒立刻發現,只不過他們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慶聿恭早有命令,要防備城內的守軍出城突襲作戰。
慶聿懷瑾今日亦是一身戎裝,聞言便說道:“父王,據主奏司所言,齊帝命不久矣。”
劉守光環視周遭,厲聲道:“結陣方圓,以抗敵軍!”
從小在王府長大,皇宮也能隨意出入,她當然明白權力斗爭的本質。
這不是奇兵突襲,而是主動棄城!
靖州軍如一條巨龍沖過城南景軍的阻攔,朝大齊京軍被圍困的戰場奔襲而去!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