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皇子李宗簡刻意封閉自己不同,李宗本沒有走進那種極端的境地,他選擇相信自己的妻子。
如果沒有這樣一朵解花語替他排解積郁,無時無刻將所有心思都放在他身上,傾聽他的所有煩惱,李宗本不確信自己能否挺過將近十年的煎熬歲月。
現在他成功登上皇位,他最愛的女人也已成為皇后,她為他誕下的長子被封為延寧郡王。
一念及此,李宗本輕聲道:“等過幾年我便加封道明為親王,在他十歲的時候立他為太子。”
寧皇后喜悅地說道:“臣妾都聽陛下的安排。”
她從來不會掩飾自己的心情,子憑母貴也好,母憑子貴也罷,她的長子能夠確保太子的尊位,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
李宗本微微一笑,隨即感慨道:“淑婉,往后你記得要時常提醒我,讓我不被眼前順利的景象迷惑,否則不是一件好事。”
“臣妾盡力。”
寧皇后應下,又嬌弱地說道:“可是臣妾不覺得陛下會太過自滿。陛下曾經說過,登基只是萬里之行的第一步,如果想徹底集中權柄,讓大齊的江山可以延綿百世,還有太多太多的困難需要解決。在達成這個目的之前,陛下怎會停步不前?”
李宗本坦然道:“因為人都是會變的。”
寧皇后稍稍思忖,輕柔卻堅定地說道:“既然如此,哪怕將來陛下會生厭,臣妾也會直言勸諫。”
李宗本抬手輕撫她的臉頰,頗為觸動地說道:“這樣最好,我不會生厭。只要你不像許太后那般胡來,我就一定能效仿先皇。”
聽他提起慈寧殿里那位尊貴的太后,寧皇后輕聲道:“陛下,你真的想用那個手段?”
李宗本沉默片刻,緩緩道:“我已經讓苑玉吉確定了人選,是一個曾經在老三王府里待過幾個月的小太監。其實我本來不想這么早就動手,但是許太后顯然不死心,如果不趁早打消她的念想,我擔心她還會不厭其煩地啰嗦。”
寧皇后略顯擔憂地說道:“陛下,太后終究是先皇的正宮皇后……”
“我明白。”
李宗本語氣平淡,眼神略顯銳利:“就算她指著鼻子罵人,我也不能拿她怎么樣,但是老三牽扯進刺駕大案里,哪怕只是一丁點的嫌疑,他往后都只能待在圈禁的牢房里。許太后若是不肯繼續安分,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拿老三開刀。其實你也知道,我真正想對付的人不是老三,只不過許太后非要以勢相逼,那我只好摟草打兔子一并解決。”
寧皇后當然知道他真正想對付的人是誰。
先前李宗本被封為太子的時候,她以為自己的夫君終于撥云見日,現在才知道那句話絲毫不假,這的確只是萬里之行的第一步,不禁鼓起勇氣說道:“陛下為何不將山陽郡公留在京中?”
李宗本喟然道:“先皇對他太過信任,雖然他還很年輕,但已是邊軍不可或缺的人物。雍丘大捷固然振奮人心,但是景軍還不至于因此一蹶不振,邊軍仍舊十分重要。再者,我也希望能夠實現先皇的遺愿,至少也要收回十幾年前丟失的所有疆土。如此一來,我必須要重用陸沉,之前將他架起來,算是給彼此一個提醒。”
寧皇后安靜地聽著。
李宗本吁口氣,繼續說道:“我希望他知道,我明白自己不是先帝,亦不會毫無保留地信任他,如果他逾越了界線,我不會坐視不管。對于我自己來說,對待此人需要更謹慎一些,既不能逼迫過甚,也不能盲目信任,必須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寧皇后輕輕嘆了一聲,光是想想她就知道這種事有多難,于是她伸出雙臂抱著天子,柔聲道:“臣妾堅信,有朝一日,陛下能夠實現所有抱負,成為君臨天下的千古一帝。”
“如果有那一天,我會帶你一起看江山如畫。”
“陛下一言九鼎,臣妾記在心里了。”
寧皇后嫣然一笑,緊緊依偎著他。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