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左手,纖細的手指輕柔地撫平陸沉眉心的褶皺,溫柔一笑道:“至于我們的事情,不必太放在心上,無論將來會有怎樣的坎坷,我……我肯定會在你身邊。”
陸沉看著她氤氳著深情的雙眼,誠摯地說道:“我很幸運。”
他主動向前,在厲冰雪清涼香甜的唇上輕輕一吻。
厲冰雪沒有躲避,感受著稍縱即逝的滋味,隨即垂下眼簾后退一步,輕聲道:“走了。”
陸沉將她送到大門外,看著她翻身上馬,漸行漸遠。
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他才轉身回府。
……
大齊建武十五年,六月初四。
永嘉萬人空巷,恭送大齊高宗明皇帝的梓宮離開這座他生活了十五年的京城。
梓宮將會送往南郊皇陵,等待擇日入葬。
七十二名力士抬著梓宮從京城南門而出,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在前引領,隨后便是新君的鹵薄儀仗隊伍,約有一千六百人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扎,浩浩蕩蕩氣勢宏大。
出城之后,梓宮便換由身著孝服的杠夫抬動,每班一百二十八人,共三班輪流抬送。
新君的儀仗后面,是禁軍主帥沈玉來親自統領的五千精銳,再之后便是文武百官和武勛親貴的隊伍,可謂是車轎連綿不斷。
這大行出殯之禮極其重要,再加上天子和滿朝公卿權貴皆至,防衛工作極其森嚴。
天子身邊有廷衛貼身保護,后方則是五千禁軍,織經司的高手傾巢而出,秦正負責內圍一應護衛,沈玉來則負責外圍保護。
除此之外,天子讓陸沉負責京軍的策應事宜,陸沉便在沿途安排兩萬多士卒警戒布防。
天空中飄起毛毛細雨,送殯的隊伍沉浸在難以言說的悲傷之中。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從先帝駕崩的悲痛中抽離,但是在此刻灰蒙蒙的天色籠罩下,感受著身邊人散發出來的傷感,那種低沉的情緒仿佛又瞬間蔓延開來。
山川無言,天地同悲。
在最后方的隊伍當中,有一位三旬男子微微瞇著雙眼,雖然他看不見前面的梓宮,但是他的視線仿佛能穿透層層疊疊的人群,落在那位大齊先帝的遺體之上。
他叫寧不歸,曾經顯赫一時的長樂寧家的庶子,江南諸多門閥之中唯一的破門子弟。
隨著人群緩慢前行,寧不歸面上的表情與旁人別無二致,唯有眼底深處泛著一抹冷芒。
一步一步向前,他在心中默默自語。
“或許對于這世上很多人來說,你是一個好皇帝,可是對我來說并非如此。”
“我只是一個平庸的蠢人,若不能為母復仇,此生此心難安。”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