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
陸沉望著對方桀驁的面容,旋即陷入沉吟。
“當初在皇陵是小人最好的機會,亦是唯一的機會。此后李宗本居于深宮之中,小人的手可沒有那么長,硬闖宮禁更是死路一條。如果想要報仇,借助外力是小人僅剩的選擇。原本龍林高氏或許能為小人所用,但是因為公爺突然插手,小人便沒有了希望。”
寧不歸闡明前因,繼而誠懇地說道:“去年秋天,公爺的部屬動手之前,小人突然聽到朝廷將要北伐、而公爺因為進諫勸阻被排除在主帥人選之外的消息,登時意識到或許這就是上蒼垂憐,給了小人一條明路。實不相瞞,就算公爺不讓部屬動手,小人亦會主動投奔至公爺帳下。”
堂內的氣氛略顯古怪。
陸沉端起茶盞,悠然道:“說下去。”
寧不歸意識到接下來極其關鍵,自己能否達成夙愿就要看能不能說服這位年輕的權貴,于是輕咳一聲道:“公爺年少顯貴,軍功卓著,在邊軍將士心目中的地位堪比神明。古往今來,如此風光的境遇往往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危險,小人并非危言聳聽,去年北伐那件事便足以證明。”
“公爺此番入京,朝中必起風波,一些人肯定早已磨刀霍霍,就等著公爺交出部分軍權。公爺若是退了這第一步,往后便會有數之不盡的手段對付您,譬如在定州邊軍安插監軍,效仿先帝派許佐監視李景達之例。”
“一步退就是步步退,等到公爺自保的力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那便是待宰的羔羊,生死全在他人一念之間。然而在小人看來,公爺想要破局卻也很難,因為對方始終占據著大義名分。公爺的反抗若太過激烈,一頂心懷不軌的帽子扣下來,世人定然為之側目。”
“或許公爺將來最好的結局是交出所有軍權,攜家眷在京城做一個閑散富家翁。”
寧不歸停下話頭,頗為恭敬地看向陸沉。
“說完了?”
陸沉面帶微笑,從容道:“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你該獻上破局之策了。”
不知為何,寧不歸忽然感覺到一股壓力撲面而來。
他知道陸沉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絕非僥幸,但是來之前并無畏怯,畢竟他能在刑部尚書這個級別的官員面前高談闊論,再加上過往二十年游戲人間,自忖還是有幾分底力。
直到此刻他看著陸沉溫和的神情,感覺到那股無形的壓力,仿佛自己的心事早已被對方看穿,寧不歸終于有些緊張。
短暫平復心情后,寧不歸懇切地說道:“小人的破局之策很簡單,但是絕對有效。只要公爺愿意幫小人安排一番,讓小人接近天子二十丈之內,小人便能刺駕殺王。天子一死,皇嗣年僅五歲,江南門閥皆怯懦之輩不足為懼,公爺便可掌握大局!”
他說完之后下意識地觀察堂內的護衛。
這些人在聽到他大逆不道的計策后,雖然眼神猛地凌厲起來,卻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極其冷靜地等待陸沉的指令。
看到這一幕,寧不歸心中微微發寒。
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陸沉對部屬的掌控力。
陸沉低頭看著茶盞中的碧綠,忽地搖頭笑了笑。
寧不歸見狀連忙說道:“小人的身份不是隱秘,江南世族有很多人知道。小人得手之后,公爺只要讓人將小人的身份揭露,弒君大罪便與公爺沒有任何關系。至于小人之前和高家的聯系,以及今日這場會面,公爺自然可以輕松抹去所有痕跡。”
然而陸沉依舊沒有回復,相反陷入長久的沉默。
寧不歸不敢再說,擔心起到反效果。
“于你而言,匹夫一怒血濺五步,為母復仇刺殺天子足以青史留名。”
陸沉的語調很平靜,聽不出喜怒之意,然后看著寧不歸說道:“但是對我來說,如果單純靠殺人可以解決問題,我為何要冒著風險回京呢?難道除你之外,我就找不到敢于殺人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