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緒思忖片刻,答道:“定州刺史換人或許不會徹底激怒秦國公,但這顯然只是一個開始。左相愿意做出這次的交換,代表他有可能接受第二次,而陛下、左相和大伯父聯手,秦國公在朝中就會毫無反抗之力。如果祖父不肯出面,秦國公這次在京城的處境會很艱難。從大局出發,這對大齊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李道彥緩緩道:“所以你希望我出手?”
李公緒沒有太多猶豫,點頭道:“是的,祖父,秦國公是孫兒的先生。”
這句解釋便已足夠。
李道彥卻搖頭道:“我離開朝堂已經一年多,哪里還有本錢和陛下作對。”
李公緒顯然不相信這個回答。
站在旁邊的李玉良趁勢說道:“小少爺,相爺說的沒錯,如今我們李家的人脈都握在大老爺手中,那些至交故舊也都只聽大老爺的吩咐。相爺即便出面,那些人明面上不會違逆,暗地里卻肯定不會用心辦事。這一年多來,老宅外面的耳目就沒有斷過,其中有一些人的身份已經查明,都是大老爺派來的人手。他們打著保護相爺的名義,讓這里變成一座孤島,無法和外界聯系。”
“什么?!”
李公緒就算進步得再快,終究只是十六歲的少年,驟然聽聞這個消息,很快怒氣就涌了上來。
“你又逗他。”
李道彥抬手點了點李玉良,隨即和藹地對少年說道:“他的說辭有些夸張,你大伯父縱然野心勃勃,卻也不敢如此行事。他派來的耳目確實不少,但是怎敢隔絕我與外界的聯系?”
李公緒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腦勺。
李道彥看向李玉良問道:“然后呢?現在京中是怎樣的狀況?”
“韓忠杰起復無望,陛下見榮國公如此堅決,只好暫時擱置此事,京中近來除了京察開始,并無其他風波。”
李玉良微微一頓,有些古怪地說道:“秦國公此刻不在京中。”
“哦?”
老人雙眼微瞇,好奇地問道:“他現在何處?”
李玉良答道:“秦國公在多天前便攜魏國公之女離開京城,在數百親兵的保護下暢游江南美景,先是去了江州潯陽一帶游覽靜湖,而后一路往西逶迤而行,好不瀟灑快意。”
李道彥登時陷入長久的沉默。
李公緒和李玉良安靜地站著。
“原來如此,好一招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小子的手段越來越狡猾了。”
老人雖然這樣說,臉上卻是溫和慈愛的神情。
另二人滿面茫然。
老人笑了笑,對李公緒說道:“過幾天你親自帶人去城外,迎接你的先生。”
“是,祖父。”
李公緒沒有多問,恭敬地應下。
李道彥緩緩起身,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扶著少年的胳膊,邁步向前走去。
他望著眼前的青蔥碧綠,眼中飄起些許悵惘和遲疑,心中默默自語。
“你想來我這里尋找一個答案,可是我給你的答案注定無法讓你滿意啊。”
“奈何……”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