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聯合國軍”則以傷亡25萬人左右,宣告失敗。
戰役結束后,這兩個高地山頭平均被削平2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斷了五六米,隨手抓一把土里面就有幾十個子彈殼。
由此可見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
聽著鑒賞團老師的講述,現場的氣氛逐漸變得凝重起來,很多人甚至濕潤了眼角。
這是一場立國之戰,在這小小的37平方公里的戰場上,志愿軍以超乎想象的鋼鐵意志,以不怕死的頑強精神,完勝了一場出人意料的大勝利
他們打出了龍國軍隊的軍威,打出國威,更打出了龍國現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
隨著熱血沸騰的前奏響起,李夏深情演唱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聽著李夏的演唱,臺下的觀眾也跟著小聲哼唱起來。
漸漸的聲音越來越大,很快演變成了全場大合唱。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歌曲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唱出了志愿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
歌詞真摯樸實,親切生動。
三段歌是三幅美麗的圖畫,引人入勝。
李夏的改編在尊重原作的同時,讓整歌變得更加大氣豪邁。
仿佛山洪噴涌而一瀉千里,盡情地抒發戰士們的激情,唱出志愿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
當李夏抱起吉他的那一刻,觀眾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六十多年前人民志愿軍拿起鋼槍保家衛國的場景。
引的海內外無數華人潸然淚下。
“在youtube上看的經典詠流傳,我的祖國這首歌被李夏演繹的鏗鏘有力,當我聽到“這是強大的祖國”的時候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真的是噴涌而出,不可名狀”
“這版我的祖國注入了十足的青春力量,再次聽到激情澎湃、振奮人心的曲調,我們堅定祖國將會更加強大。”
“從保衛戍邊疆土的英雄兒女、再到抗美援朝上崗嶺戰役的激烈絕戰、可歌可泣的志愿軍們無不任人動容、在如此懸殊的裝備條件下、志愿軍們正是用自己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換來了如何的現世安康幸福天下”
“不一樣的風格不一樣的感覺歌詞純樸而旋律卻是永恒不變的,愛國是每個龍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懷”
“終于知道為什么這些歌永不過時了,也許不會經常聽,但是聽到的時候一定可以跟著哼唱,因為這些詞曲是作者內心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是由心而發,是對祖國情感的深情表達”
“一個字棒不愧是音樂鬼才改編得好一點兒也不遜色原曲有柔情、有氣勢,振奮人心”
“看經典詠流傳聽這首歌聽哭了,李夏唱的好有感染力,希望他能拍一部關于抗美援朝的電影”
經典詠流傳春節期間開播不僅創造著“文化過年新式”,更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悠遠絢爛,凝聚著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
經典詩詞、歌曲,彰顯時代精神。
有五千年厚重積淀的中華經典詩詞、歌曲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情感認同,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血脈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