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陸銘的痛苦、焦躁,以及對家人的思念與擔憂之中慢慢流逝著。
終于,某一天,陸銘再一次從視頻畫面之中見到了張定山的身影。
“檢查結果出來了。”
張定山一板一眼,用一種莫名嚴肅的語調對陸銘說道:“結果雖然不能百分百確認,但石教授至少有八成把握,你之前就是假死。你就是陸銘。”
“廢話,我是不是我自己,我自己還能不知道?”
這句話只在心中吐槽了一下,說出來是不敢的。
但想起這至少能排除自己是“復制體”的可能性,陸銘心中還是略微放松了一點。
畢竟,從某種方面來說,復制體也有可能做到具備與原來身體完全一致的記憶的可能性。“自己知道自己是陸銘”,并不能真的確定自己就是原來的陸銘。
“這是相關的檢查資料和檢查報告。”張定山說道:“經過細致的檢查,石教授在你的腎臟活體標本內,發現了極微量的某種復雜化合物。而這,據推測與模擬,極有可能是某一種復合藥物的主要成分。在生物實驗之中,石教授發現該種物質可以令生物體細胞陷入某種類似‘死亡’的冬眠狀態之中。由此,石教授認為,你之前的假死,至少有八成的可能性,是因為攝入了這種物質,導致自身陷入了‘冬眠’狀態,外在表現便是死亡。”
“冬眠”這種狀態在目前來說只存在于某些動物身上,譬如熊,譬如某些青蛙。但在科幻暢想之中,冬眠卻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概念。
通過某種方法,令人類也進入到冬眠狀態,凍結時間與年齡,借此來跨越漫長的星際遠航,是科幻作品之中常用的概念。陸銘身為一名兼職科幻作家,對這個概念當然知之甚深。
同時他也知道,現實世界之中,也有眾多頂尖科學家在這一領域展開研究,雖然距離真正實現人體冬眠還差很遠,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甚至有一些垂死的富豪在臨死之時選擇賭一把,選擇將自身“冷凍”起來,期待著未來某一天科技的發展,可以具備足夠的技術再將自己喚醒。
此刻,聽到張定山的講述,陸銘頗有一種科幻來到了現實的感覺。
但……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讓那個隱秘組織不惜動用這超越了人類科技的先進藥物來對付自己?
“至此,那個隱秘組織的作案手法基本上已經可以得到確認了。”
張定山繼續說道:“首先,通過這種藥物令你陷入類似死亡的冬眠狀態,之后與殯儀館火化工聯合,在火化的最后關頭將你掉包,偷走你的‘遺體’。由此,便完成了這一次神不知鬼不覺,沒有任何人察覺,沒有任何人知曉,也不會有任何人關注的綁架行動。”
從那一刻開始,從社會意義上來說,陸銘這個人便已經死了。他留在所有認識的人心目中的,便只剩下了過去的容貌與印象,再也不會更新了。
可是,因為一場意外——極大可能是意外,陸銘又活了,又降臨到了人類世界之中。
陸銘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截止到現在,這整件事情仍舊只查清楚了一小部分。更多的真相仍舊隱藏在迷霧之中。
那么……接下來該如何著手?該向著哪一個方向去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