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山如此大動干戈,倒是讓陸銘心中有些沒底。畢竟這僅僅只是他一個略顯瘋狂和不靠譜的想法而已。
張定山似乎看透了他心中所想:“消耗一些資源和人力物力,不算什么大事。”
陸銘默然片刻,心中終于釋然。
確實,相比起一個可能隨時隨地弄出堪比核爆威力爆炸的神秘團伙,消耗些資源,確實不算大事。
于是三人的具體分工快速完成。之后,何薇看向陸銘:“你就在基地里等消息吧。”
陸銘再度苦笑。
好好的活著,安全的活著,便是他唯一的工作。
時間快速的流逝著。在張定山的調動之下,許多人紛紛匯聚而來。
面對著這個經費十分充裕,且完全由星球安全局提供經費的課題,那些研究生和教授們俱都十分興奮。剛一到位便立刻開展了工作。
通過對人們的實地走訪,調查,談話等等,眾多數據紛紛生成,又與石國富教授采取科技手段獲取到的進一步信息一起,匯入到了那個由計算機專家建成的分析模型之中。專門聘請的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則在已經圈定的范圍之內,通過搜集史料,拜訪、走訪等方式,同樣進行著實地探查。
在眾多數據的匯聚之下,對于這一名“祖先”的定位工作愈發精準。此刻,時間范圍已經從之前的200年,縮短到了80年左右,地域則從之前籠統的“太行山南麓”,縮小到了一個名為沃野的縣級行政單位。
又在進一步的工作之后,時間范圍最終確定到了公元1500到公元1540年,僅有的40年時間之中。
就在這40年之中,他生下了第一個男孩,將這個基因傳承了下來。以古代普遍的育齡年齡,15-50歲之間計算的話,他的出生年代最早是1450年,最晚則是1525年,也即,明代正統帝到嘉靖帝之間。
生活的區域,則以一個名為“南集”的村落為核心,方圓十公里范圍之內。
這是當前技術手段與資料記錄所能做到的極限了。再更進一步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星球安全局十三處行動二隊的這三人,還順帶著發現了數起新的失蹤案。而依據何薇之前提出的“先確定第一代傳承者,然后以此為起點,通過各種數據分析,將其已經遷徙往世界各地的疑似后代篩選出來,最終重點篩查出具備hag1基因的人并將其綁架”的思路,三人還進行了復盤。
最終的結果是,三人發現,在確定了該名祖先的生活區域在南集村附近,出生年代大概在公元1450-1525年之后,通過手頭上已有的數據,竟然真的能將這已經失蹤了的幾人找出來!
這便從現實層面實打實的證明了這種方案確實是可行的。由此也反證,這極有可能就是x組織在己方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學實驗”以及信息封鎖之后,所采取的新辦法!
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線索。從某種層面來說,之前斷掉的線索又再一次被接上了,新的局面也已經打開。
但這也意味著一個新的問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