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審慎心態的搜索之下,更多可能有古怪,也可能只是人們太過敏感多疑的信息被搜索了出來。
賬目顯示,某一家公司曾經在十七年前,通過隱蔽手段訂購了一批鋼材。
十六年前,有一批準備應用在某棟大樓里的家電因為水淹而全部報廢。
七年前,一批木料因為保存不善而被廢棄。
……
當越來越多的這種信息,被上千名審計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之中搜索出來,并且得到匯總之后,一個驚人的事實便漸漸浮現出了水面。
“更早期的數據因為年代過于久遠而無法查證,但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些隸屬于x組織的集團公司,最晚從十七年前開始,便一直在有計劃、分類別的通過各種手段遮掩諸如建材、鋼材、木料、電器等等物資的‘消失’。
每一批次的物資‘消失’都顯得很正常,但綜合起來看,通過這些物資消失的頻率,以及彼此之間的搭配屬性——譬如同一種物資在一定時間內只會消失一次,又或者只要有水泥消失,便一定搭配一定量的沙子,從這方面來審視,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認為這是有意而為,而并不是真的意外。
綜合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在更早期時候,圣堂的建造便已經完成,之后,x組織便通過這種方式,定期向圣堂補充物資以作后期修補。”
這個結果,讓何薇十分振奮。
因為這表明,己方的調查思路是正確的,是確確實實可以查出來東西的。
以及……
這似乎表明,圣堂的所在地確實是在地球上。
畢竟,她無法想象一個建造在外星的基地,竟然還需要從地球補充建材這種事情。這也太荒誕了一些。
這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
更多的細節正在逐一補充之中,而何薇此刻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下一件事情。
確定圣堂所在的位置。
“如果這個什么圣堂,真的是由x組織所修建的話,那么,我們或許應該從人員方面著手調查。畢竟x組織的那些核心成員們可不是泥瓦工與建筑工人,他們不可能親自動手。
以及,我們可以找一些建筑專家來,讓專家判斷一下,x組織所調集的這些建筑材料,是適合在哪些地方使用的。是水下的話,湖底還是海底?地下的話,熱帶還是寒帶?山中的話,是花崗巖還是玄武巖?”
對于張定山的思路,何薇十分贊同。于是不久之后,數名建筑專家便通過呂卿良的協調,來到了指揮部報告。
“高寒、高溫、水底、山脈、地下等地方,環境不同,對于建材的需求便也不同。譬如海底,就需要考慮建材的抗腐蝕性能。高溫干燥地帶,便需要考慮建材的抗風沙性能。但這只是籠統一說,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考慮。
單單憑借列表之中的這些建材,不太好判斷。
勉強判斷的話,唔,大概是某個具備一定海水腐蝕性,但又不是海底,因為抗腐蝕性沒有那么高,也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同時,這個建筑貌似是位于地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