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猜想,陸銘才堅持讓沉教授的團隊,直接在濱海大廈內部搭建起了生物實驗室,直接在這里檢查有無新的微生物存在。
現在,他的猜想得到了初步的驗證。
他拿起了通訊器。
“隊長,何薇,卿良,我這里有重大發現。”
不久之后,張定山與何薇兩人便回到了指揮部這里。呂卿良的身影也出現在了視頻畫面之中。
當陸銘講述了最近的發現,且播放了那種桿菌的死亡畫面之后,幾人同時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無論誰都沒有想到,陸銘當初那略顯荒謬的推論,此刻竟然真的得到了實證。
竟然真的有那樣一種細菌存在,且,一離開濱海大廈就會死。
“沉教授他們還在做最后的驗證。但我認為,應該是不會有結果的。下一步,我打算將更多精密設備搬到濱海大廈里來,在大廈里面直接展開微生物試驗,培育這種桿菌,分析它的身體構成,給它做基因測序,研究一下它是否真的能分泌恐毒毒素。”
張定山沉默著點了點頭。
呂卿良此刻仍舊處在震驚之中。
“這他娘的,真的比消毒燈和抗生素還好用啊。這個鎮龍樁竟然這么厲害……你們說,要是我們搞清楚了這鎮龍樁的運轉原理,說不定我們還能拿個什么醫學獎之類的。”
古籍記載之中的風水陣法,竟然和最先進的現代醫學之間莫名其妙的產生了聯系。這種事情,不管從哪兒看,從哪種角度看,讓誰來看,都滿是荒謬的氣息。但在實打實的證據面前,不管心中如何抗拒,行動二隊幾人唯一能做的,便是接受這個現實。
接下來的時間之中,陸銘便看著沉教授等人調集來了大量的專業檢測設施,對濱海大廈內部和外部的環境做了盡可能詳盡的檢測。但結果卻是,無論輻射還是磁場,無論氣壓還是溫度、濕度,無論空氣組成還是背景噪音,大廈內外都沒有足夠稱得上有意義的差別。
自然環境是一直處在變化之中的。就像一個人的走動,也會導致空氣密度和附近大氣壓力的輕微變化,但如果要說這種變化可以引起什么明顯的環境差異,那就是在胡說了。
這種變化很顯然不能算作是有意義。
忙碌半響之后,沉教授終于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找不到那種桿菌一離開濱海大廈就會死亡的真正原因所在。
對此,陸銘早有預料。
“沉教授,先不要找原因了。現在,我需要知道這種新型桿菌的生物資料。越全面越好。唔,搭建一個專業生物實驗室所需要的設備,我都會調撥過來的。”
“好吧。”
面對此刻局面,沉教授也只有無奈答應。
便在這個時候,一名略有些肥胖的中年男人向著陸銘走了過來。
“陸警長你好,我奉命來向你報道。”
“好。”陸銘點了點頭,看向了沉教授:“介紹一下,這位是王志王教授,生物化學家。這是沉磊沉教授,微生物學家。接下來的工作需要你們配合完成。我需要知道,恐毒毒素這種物質,究竟是不是這種新型桿菌分泌出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