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濱海大廈整體格局被破壞的概率,已經攀升到了00062。匯總之前的數據做整體分析,可判定,濱海大廈墻體結構損壞速率仍舊在快速攀升。”
伴隨著這份文字報告而來的,還有一份圖表。依據時間和概率高低,這兩個后勤團隊在其中繪制出了一條曲線。
曲線的最開端,是大概30年前,也即濱海大廈剛剛建成的時候。
那個時候,濱海大廈整體格局被破壞的概率,僅有數十萬分之一,幾乎緊挨著底部。
在其后的二十多年時間里,概率雖然一直在攀升,曲線雖然一直在上揚,但速率并不快,且較為平緩。
一直到大約一年之前,曲線上揚速率陡然提升,甚至于拉出了一個陡坡。到大約一個月之前,曲線上揚速率的提升更是再度加快,看起來觸目驚心。
“收到。”
張定山并未對此作出評價。
那三個建筑檢測團隊一直處在工作之中,每過八個小時,就會重復對濱海大廈的整體狀況做一次檢測,這數據,便也會每八個小時更新一次。
己方是在和時間賽跑。對于這一點,張定山始終有十分明確的覺悟。
目前,唯一能希望的事情,便是在這概率攀升到01的節點之前,己方能有某個重大的突破了。
否則,局勢一旦升級,平衡一旦被打破,這件事情最終會發展到什么程度,那就真的說不好了。
但此刻的整體狀況,看起來又不是那么樂觀。
何薇那里遲遲沒有進展,陸銘這里,這匯聚了人類世界最頂尖智慧的團體,也未能拿出讓他滿意的答桉。
恐菌之死,仍舊是一個謎團。
“這么惡劣的檢測環境,我還真是第一次碰到。”
濱海大廈一樓大廳,生化實驗室里,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苦笑著向同事抱怨了一句。
“從采集到死亡,一共就只有兩個小時時間。這么點時間,夠干什么的。”
時間太短,許多檢測項目便無法完美的進行,便導致許多數據無法收集到。
“再試一試吧,這幾個檢測數據,我感覺還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
又一份標本被放到了試驗臺上。
一系列復雜的流程之后,望著顯示屏幕上最終呈現出來的數據,這名頭發花白的老者怔了怔,護目鏡之下的眼睛里多了一點疑惑。
“生物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