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文華處長匯報的結果并未出乎幾人的預料。
在聽取了相關的數據、判斷之后,李文華十分果斷的通過了張定山代表行動二隊提出的建議,并下發了相關權限。
于是,伴隨著張定山幾個電話打出,還未到早上上班時間,一輛接一輛的大巴車、卡車等,便停放到了規劃出來的專用停車區之中。
首先到來的是消殺人員。他們在濱海大廈之外穿上了全身防護服,背上了氧氣瓶和電動噴霧器,灌注了消毒液之后,便五人一組進入到了濱海大廈之中。
總計差不多有一百多隊,總計五百多人參加了此次任務。
他們將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負責濱海大廈內部某一個固定區域的徹底消殺任務。
通過監視器,陸銘看到消殺人員們揮舞著手中的噴桿,將消毒劑噴灑到了目之所見的每一個地方。
地板,墻壁,天花板,窗戶,門,各種管道、通道等地方俱都沒有遺漏。濱海大廈內原有的一些家具、設施等也被移開,從上到下接受了消毒液的噴灑。
整個大廈之中煙霧彌漫,所有地方全都變得濕漉漉的。濃重的消毒液味道,哪怕站在大樓之外,都能隱約聞到。
陸銘心中清楚,單單依靠噴灑消毒劑,不要說那些極可能存在于墻體內部的恐菌滅殺不掉,就連存在于外部環境,可以被消毒液直接接觸到的那些恐菌,恐怕也無法被完全滅殺。
消滅微生物的難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這一點,航天界的人可能會有更深的體悟。
在向其余星球發射探測器,尤其是登陸探測器的時候,需要提前執行一項程序,也即最為嚴格的消殺,必須要徹底消滅登陸探測器上可能存在的一切微生物。
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來自地球的生物,“污染”了純凈的外星環境。
因為一旦污染發生,且不說“來自地球的微生物適應了外星環境,在外星不斷發展進化最終演變成智慧生命然后對地球造成威脅”這種略顯科幻的可能性,只說一點,許多登陸探測器都有探測外星是否存在生命的任務,如果不小心攜帶了來自地球的微生物,結果又在外星被探測到了,那如何區分這個被探測到的微生物,究竟是外星的原生物種,還是來自地球的生物污染?
小書亭
這會帶來許多麻煩。
雖然這些探測器執行了最為嚴格的消毒程序,但數據顯示,來自地球的微生物污染了外星環境這種事情,其實已經發生了。
火星上可能已經有了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在生存繁衍。
就連以高標準嚴要求著稱的航天界,都無法完成對一個登陸探測器的徹底消毒,更不要說此刻的濱海大廈了。
無論如何精細,哪怕直接將整個濱海大廈用消毒劑浸泡起來,都必定會存在某些消毒劑接觸不到的死角。譬如某個肉眼不可見的裂縫,某塊鼓起的墻皮的內部,等等。
恐菌仍舊可以好好的生存在這些死角,等待消毒液降解或者消散之后,再度出來,將自己的子孫后代繁衍遍整坐大樓,將之前丟失的地盤再度占回來。
更甚至于,某些“骨骼精奇”的恐菌,身體之中甚至恰好異變出了可以抵抗消毒液對自身侵害的基因。它們根本不會被消毒液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