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山道:“先讓建筑修復團隊制定修復計劃。要在哪里打鋼梁,哪里弄支撐柱,哪里弄金屬圍擋和緊固,都先在你那里試驗。之后觀察一兩天時間,如果仍舊沒有變化,再真正將其建在濱海大廈上。”
相比起直接在濱海大廈上操作,這樣無疑更加穩妥,可以極大降低己方施工破壞鎮龍樁陣法的可能性。
“好。”
幾個小時之后,微生物團隊的進一步檢測結果出現。絲毫沒有出乎人們的預料,微生物團隊在絕大多數檢測點都再次檢測到了恐菌的存在。墻體開孔所取出的幾個標本,也同樣檢測到了恐菌。
這就沒什么疑問了。張定山一聲令下,輻射薄膜的拆除立刻開始。特種施工人員們穿著厚重的防輻射服,小心翼翼的從樓體各處,從每一個房間、通道、走廊之中,將那一片片薄膜再次揭下,并折疊到了鉛箱之中,轉運到了同樣用鉛做了封裝的特種車廂里面。
在這過程之中,建筑修復團隊也將修復計劃制作完成。
在之前的樓體損壞程度監控之中,他們早已經對濱海大廈的整體情況了如指掌了。此刻,要制作修復計劃是很簡單的事情。
陸銘粗粗看了一下,便發現這整個計劃之中,支撐鋼梁要用到數百根,內外部加固、緊固等,要做上千處。
最大型的修復點,是濱海大廈大約17層到18層之間的地方。在那里,建筑修復人員計劃用一個巨大的金屬圍欄,像是腰帶那樣直接將整個濱海大廈扎起來。
據建筑修復人員說,這可以改變濱海大廈樓體結構的受力方向,將側向的力改成垂直的力并導向地基,改善大廈的受力環境。
對此,張定山并沒有什么異議。于是緊接著,相關建筑材料便運向了縮小版鎮龍樁那里,在那里開始實際操作。
對這種總高度只相當于自建小樓的縮小版建筑,進行修復工程也會簡單許多。在眾多專業人員與專業機械的協助之下,僅僅一天時間而已,各種各樣的鋼梁、支撐柱和緊固件等,就已經加裝到了小樓之上。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便是等待。
在這過程之中,對于輻射薄膜的拆除工作也一直在進行。相比起當初的安裝,此刻的拆除要更簡單一些,只用了一天多時間便已經完成。
工程負責人向張定山做出了報告:“拆除工作順利結束。過程之中未檢測到薄膜破損,未檢測到薄膜內容物泄露。”
沒有核泄露,就沒有核污染。等這些薄膜全部運走之后,環境檢測人員立刻又對濱海大廈內部及周邊進行了測量。結論是,此刻,濱海大廈內部及周邊環境的輻射強度,已經恢復到了環境背景輻射的水平。
此刻,工作在這里的人們,已經不用再去擔心核輻射的威脅了。
又等了一段時間,原定的時間節點終于到來。在這個時候,何薇拿到了縮小版鎮龍樁團隊那里出具的報告。
結論仍舊與以往相同。未檢測到任何異常變化。
“既然這樣,那就開始吧。”
張定山輕輕頷首,下達了命令。臨時指揮部之外,早已準備好的數百人的團隊立刻開始了忙碌。
但他們此刻所忙碌的,卻并不是加固工程,而是另外的事情。
數百根高大的,像是燈桿一樣的東西被運到了濱海大廈這里。工人們打了地基,第一根燈桿便立了起來。之后,吊車再將第二根“燈桿”吊起來,高空作業人員便在空中,將這第二根接在了第一根之上,然后是第三根。
于是,三根“燈桿”聯合,整根燈桿的高度,便達到了差不多100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