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陸銘點頭。
張定山輕輕敲了敲桌子:“既然如此,那就以這個作為后續推測的基礎。”
何薇揉了揉腦袋,重新打起了精神:“既然精確預測未來絕不可行,那么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性了。那個隱藏在孫力德背后的組織,通過某種手段,人為制造了這次墜機事件。這是一次恐怖襲擊。”
呂卿良有些遲疑:“可是,調查組已經對飛機殘骸進行了盡可能詳盡的調查,絲毫沒有發現人為跡象。就算我們接手,再調集更多人來,恐怕也沒辦法從這方面找到突破。”
就算明確此次墜機事件是人為事故,是一次恐怖襲擊,這條路恐怕也走不通。
“調查組的意見很明確,如果飛機被動了手腳,以他們的檢查力度,就必然可以發現。他們既然沒有任何發現,那就只能證明飛機沒有被動手腳。”
推測進行到這里,似乎又進入了一條死路。
精確預測未來絕不可能,就意味著必然是人為動了手腳,人為制造了這次墜機。但調查組的結論卻又發現不了任何跡象。
“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性了。那個隱藏在孫力德背后的組織,采取某種超出了現有科技的手段,在這架飛機上動了手腳,或者,直接在空中將其擊落,偽裝成了意外失事的模樣。”
說出這句話之后,何薇略微感覺有些煩躁。
在所有類型的超自然事件之中,涉及到“超出現有科技”的東西,是最難查清楚的。
這恐怕意味著這次調查又會十分艱難。
呂卿良遲疑了片刻,還是低聲道:“我注意到,調查組的調查結論之中,明確表明,這架飛機的墜毀,和‘與當前環境的交互’存在重大關聯。”
他的意思很明確。
無論這架飛機是被動了手腳,還是在空中飛行之時,被某種隱蔽的手段擊落,都逃不過與當時飛機所處環境的關系。
甚至于可以說,是當時的環境,氣候,讓一次原本不足以墜機的事故,最終演變成了機毀人亡的慘劇。
飛機當時所處的環境與氣候才是主要決定因素。否則,就算飛機上被動了手腳,又或者在飛行之時,那片扇葉被某種手段擊成兩段,飛機也絕不至于墜毀。
那么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然意味著,那個操控了這次墜機事故的隱秘組織,要么擁有精確預測限定時間的小范圍內的高空氣象的能力,要么擁有在限定時間內,精確操控小范圍內高空氣象的能力。
如果“未卜先知”被排除,墜機事故調查組又查找不到任何人為因素的話,可能性便只剩下了這兩種。
但……
“提前預測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這架飛機飛行到了哪里,然后再預測這個位置的天氣,通過氣象與這架飛機的交互,提前預測出這架飛機會墜毀,并將這個預測結論在墜機事件之前好幾天就交給孫力德,這不可能做到。這是標準的未卜先知,而這種事情,已經被我之前否定。”
人類現有的一切屬于科學范疇內的對未來的預測,都屬于趨勢性的預測。也即,只能做到對于未來某種趨勢的預測,而不可能做到對于所有細節的精準預測。
趨勢性的預測,并不屬于陸銘之前的否認范圍。
就像對于某一個行業的發展預測,對于全球局勢變化的預測、未來科技發展速率的預測、天氣預報之類。
而,提前好幾天時間,精準預測到這一切,毫無疑問已經脫離了趨勢性預測的范圍,屬于“未卜先知”了。
呂卿良不確定道:“有沒有這種可能,嗯,或許那個隱秘組織只擁有提前一個或兩個小時,精準預測這些事情的能力。
然后,借助已經預測出來的資料,在這架飛機上做出相對應的,相契合的破壞——譬如對渦輪風扇扇葉的暗中破壞。
然后兩相結合,因為這架飛機所遭受到的破壞,是為了這種氣象環境專門定制的,所以,當它真的遭遇到了這種環境與氣象的時候,后面發生的一切就如同早已導演好了一般,最終演變成了墜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