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終的事實,毫無疑問讓他不得不接受。于是,他也“死”了。
這一天之中,三人俱都有可以稱之為重大的發現。
在此之前,陸銘其實就已經有了預感。
畢竟,在己方明確了那個隱秘組織在針對其余領域專家的時候,用來證明己方實力的預言之后,以這個預言作為基點,通過時間聯系、事件聯系等延伸發散,后續調查便有了脈絡可循,有新的發現便不足為奇了。
就像谷大川的妻子李阿姨那里,如果不是陸銘有意提起太陽黑子爆發導致三元河市大停電的事情,李阿姨也不太可能回想起當天的事情。
等三人俱都通報完今天的發現之后,呂卿良斟酌著說道:“如此,那個隱秘組織確實存在,且通過預言的方式,策劃了眾多高級知識分子假死的事情,基本上實錘了。那,我們接下來的調查方向……”
何薇立刻道:“時間段排除法的調查策略還要繼續,并且還得加強。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太久,不太可能有發現,但總之必須要查一查。”
張定山道:“其余的疑似受害者也要一一走訪,尋找更多線索。”
這兩個安排俱都是應有之義。
陸銘仍舊沉默不語。張定山看向了他:“陸銘,你有什么要補充的么?”
陸銘嘆了口氣:“我還是在想,那個隱秘組織,究竟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
陸銘一直不愿意相信是那個隱秘組織真的“預言”到了這一切。
但是,飛機墜毀、大豆變異枯萎病、太陽黑子爆發、地震導致儲藏罐泄露,這一系列事情,怎么看都不可能是人為做到的。
哪怕那個隱秘組織真的掌握了什么超級科技,能人工制造地震,那太陽黑子爆發怎么解釋?總不至于那個隱秘組織強大到連太陽活動都能掌握吧?
不是人為的,那就只能是預言。可是,如果是某種模湖性的、趨勢性的預言也還罷了,現在這種精度極高的預言,又怎么可能真的存在?
有關于“預測未來”這件事情,其中存在有三個要素,也即,時間,地點,事件。而這三個要素,又存在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那便是精度。
精度提高一點,預測未來的難度便呈指數形式暴漲,直到觸及到“物理禁區”,也即宇宙底層的真隨機,變得徹底不可預測為止。
就像,將一個脆弱的玻璃杯子從手中扔到地上,任何人都可以做出預言,預言這個杯子會摔碎。
在這其中,時間是一秒內,地點是地面,事件是杯子摔碎。有了這三個要素,這句話當然也可以算是一個預言。且,這個預言的準確率極高,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后面無數個九。
畢竟,脆弱的玻璃杯子和堅硬的地面相撞,幾乎可以肯定會摔碎。
這種預測,是可行的。
但,如果將精度提升,那預測的難度將直線上升,一直到不可能做到。
比如,將這個預言之中,有關時間的精確度提升到納秒級,地點的精度也提升到納米級,這個預言的要求就會變成“預測杯子墜地的精準時間,并預測杯子會碎成多少片,且每一片碎片的納米級精準坐標”,那這樣就很顯然沒辦法預測了。
因為在這個預言之中,杯子墜地的時間,很顯然要受到地球引力與空氣阻力的雙重作用。但地球不同地方的引力具備微小差別,且處于隨時變化的狀態——畢竟地幔之下的物質是時刻流動的,質量變化了,引力便會變化,重力加速度也會變化,便會導致杯子的落地時間產生微小變化。
甚至于,太陽的方位,月亮的方位,其余大行星、距離極其遙遠的某顆黑洞,都可能對這個杯子所受到的重力造成影響。
雖然因為距離極其遙遠,它們對這個杯子的引力微乎其微,但就算再小,那也不能認為不存在對吧?當預測精度提升到納秒,甚至以普朗克時間為單位計算的時候,就算再小的影響也得計算進去。
同時,空氣阻力也是變化的,空氣也隨時處在流動之中。人的一次呼吸,窗外一陣風所引發的樹影搖曳暫時遮擋了陽光,皮膚的散熱……
這些微小的因素都會影響空氣的流向與溫度。而,溫度改變了,空氣的密度便會改變,會造成摩擦系數的變化,導致杯子墜地時間的變化。
82中文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