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薇似乎試圖通過這個共同點來推測出什么東西來。
陸銘怔了一下,隨即意識到,確實如此。
eu7655航班墜機就不用說了,當時幾乎引起了全世界所有人的關注,其余的幾件事情,大豆變異枯萎病及因此而導致的一系列后續事件,也具備極高的熱度。
畢竟大豆可是密切關系到民生的。油料、飼料、由大豆制作而成的各種美食譬如豆腐、腐竹之類,用豆粕作為主要飼料的各種牲畜的肉類,這所有東西,全都因為大豆變異枯萎病的大爆發而價格暴漲,引起輿論關注,具備極高熱點也不足為奇。
地震導致化學品泄露,導致上萬人緊急疏散,還有太陽黑子爆發導致三元河市大停電,哪個不是萬眾矚目?
“那么,是那個隱秘組織,只能預測這種熱點事件,還是他們有意選擇了這種熱點事件,又或者……他們其實也預測了某些非熱點事件,只是我們不知道?”
似乎只有這三種可能。
“我傾向于前兩者。”
何薇說道:“我們排查篩選出的最終目標,大多數都和這四個熱點事件有關。”
如果那個隱秘組織也通過預測非熱點事件來制造“假死”的話,那么,與這四個熱點事件無關,但也被己方重重篩選出來的人,其數量應當更多一些才對。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絕對。畢竟己方的篩選也算不得多么完善精確。但將其當做一個參考卻是可以。
“我也認同前兩者。”
陸銘點頭:“要么那個隱秘組織只能預測這種熱點事件,要么他們有意選擇只預測這些熱點事件。”
“在這兩種可能性之中,我更傾向第一種。”
張定山終于發言:“原因很簡單,我想不出他們明明有預測其余事件的能力,卻只預測熱點事件的動機是什么。這很矛盾。”
也即,如果有這個能力,那為什么不用?既然不用,就證明他們沒有這個能力。那么,認為這個隱秘組織只能預測熱點事件就有了依據。
“我贊同。”
何薇說道:“那么,為什么這個隱秘組織只能預測熱點事件?難道這種預測能力,還分大小的么?人們不關注的便預測不到,關注的人多了才能預測到?”
呂卿良眉頭皺起,忽然間抬起了頭。
“我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他斟酌著語言:“我,我想起了網絡之中慣用的一種套路。”
陸銘與何薇面面相覷。
這種事情,怎么又和網絡扯上了聯系?
“網絡之中,有一種類型,叫做穿越,你們知道吧?一個人機緣巧合,因為某種原因而穿越到了之前的年代。然后,因為來自未來的緣故,這個人就能掌握未來的發展路線。同時,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的緣故,這個人對于未來的預測,便只能預測那些熱點事件,預測大事,而不受關注的,事情的細節,便無法預測。因為他只記得那些大事和熱點事件,記不住那些不受關注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