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智械的黎明”
李文淵覺得他的發展速度其實已經相當快了,至少和現在的銀河文明相比,簡直比超空間引擎還要快。
想他剛來到這個宇宙的時候,一窮二白,連艘飛船都沒有,第一次上天還是用的搶來的海盜飛船。
但隨著探索發現,那些壞掉的產能建筑被逐步修好,人類的無主巨構也被尋回、并進入監管。
他的生產力正在以幾何式地增長,甚至連百年都沒有,他就已經比這片銀河的所有文明都要強上太多。
原本他覺得這樣的情況還不錯,但是隨著“魚缸”星球的發現、人類秘密的進一步揭露,他意識到這個宇宙可能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正常。
現在的他連人類的遺產都沒能完全繼承,更不要說達到人類曾經的程度了。
為此,他還不能停歇下來。
“……不管怎么說,巨構還是要指望的,為了提高科研能力,我需要有巨大科研產出的環世界,最好多來幾個,而建造環世界又需要大量的合金,而合金又需要大量的礦物和能源……”
“……就算是兩個失落帝國加身,也有點捉襟見肘啊……”
他雖然在感嘆著自己的產出還不夠,但這話若是被銀河里的其他文明給聽去了那肯定又是一番“凡爾賽”。
就拿“觀察者”來說,他目前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爭,也沒有遭受過任何危機,按理來說應該是銀河原本的失落帝國中最強大的一個。
但要讓他們馬上就造一個環世界,他們也是暫時沒辦法拿出來那么多資源的。
畢竟這個巨構建筑所需的資源是最多的那一個,它帶來的效用也是最好的那一個。
而李文淵實際上已經選定好地點開工建造環世界了,在他發現了“物質解壓器”的那一刻,他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星河奇跡”工程。
建造環世界的前期準備工作很多,包括對恒星穩定度的探查、測算環世界的建造位置、以及將星系內的星球個體拆解。
這些都是很花時間的事情,更不要提這只是準備工作,環世界還沒開始造呢。
即便李文淵現在的建造效率十分高效,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種超級工程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基本都需要以年為單位進展。
除了祈禱能找到更多的無主巨構之外,他也只能同時開工多個巨構工程,在自己的產能能夠跟得上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建造巨構建筑。
而這個過程中,環形世界自然不是唯一的巨構選擇,增加其他資源產出的巨構建筑也被提上了日程。
能夠提供礦物原料的物質解壓器就不用多說了,目前他擁有的這一座已經足夠他的礦物消耗。
縱然以后可能有更多需要礦物的時候,但現在的他需要先將合金用在其他的巨構身上。
在“星河奇跡”這個七級科技研究完成之后,他多了很多新的巨構選擇,而他也早有規劃。
【戴森球】
【介紹:這是一種完全利用恒星能量的發電巨構。盡管從成本上來說,戴森云要更劃算一點,但我們需要的不是“劃算”,而是絕高無上的龐大產出。為此,我們要讓恒星“盡在掌握”】
【特別備注:想一想都知道這玩意兒會把恒星完全遮住,會將星系內的所有普通星球變成一片“冰封世界”,所以請不要將它建造在有土著生物的星系內,除非你不關注土著生命的死活。另外,它的發電量也和恒星大小有關,如果你能有幸找到某種很大很大的恒星的話,或許可以讓戴森球變成“超級戴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