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最喜歡的書之一,他尤為喜歡其中的一個“未解之謎”——幾十年前的大規模失蹤案。
那個時候世界各國各地都經常發生大規模的人口失蹤事件,來源未知,結果也未知,只知道有許多人神秘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雖然這件事的余波已經安定下來,但關于這件事的猜測從未停下過,包括什么“時空亂流說”、“政府陰謀說”、“恐怖生物說”等等……
而小誠最認同的,是“外星綁架說”。
這個猜測認為是一群外星人出于某些目的,用超高的科技手段抓走了這些人。不過這個猜測認同的人也最少,因為沒有人覺得外星人會做這么無聊的事。
但是小誠很向往這件事,了無牽掛的他希望能在死之前看一下更廣闊的世界,哪怕外星人將他們當成寵物、或是什么更糟糕的事。
他的家族到他這一代其實已經斷絕了,他的所有親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早早死去,他是最后的獨苗。
而他也不打算結婚,即便這里的法律規定不結婚不生子要交高額的罰金,他也不想自己的后代生活在這樣一個悲哀的世界。
這本《世界未解之謎》已經被他翻爛了,但每一次看到這一篇他都津津有味,希望真的有那么一群外星人來帶走他。
回味完《世界未解之謎》后,他計算了一下剩余的休息時間,又翻出了還沒看完的另一本新書——《理想世界》,繼續看了起來。
這本書充斥著對未來世界極端優厚的生活條件的向往,在他們這些貧困階級中十分流行。
但這其實是一本“爛書”,因為它的作者是一位不識民間疾苦的貴族姥爺,書中的“理想生活”是對他們這些上層人士現在生活的延展。
里面甚至有一段經典的語句:“沒有飯吃,那就去吃肉。”
不過并不妨礙小誠喜歡看這本書,這是做夢的好素材,能給幻想時間增加不少畫面。
“……真好啊……這就是貴族姥爺們的生活嗎?希望今晚能做這個夢……”
如此想著,他掏出了放在抽屜深處的“做夢膠囊”。
這是某位貴族姥爺大發慈悲給他們這些底層民眾開發的“低端奢侈品”,這種藥可以讓服用者在睡眠時大概率做他們喜歡的夢。
只要睡前多加暗示,那就可以做一個很美妙的夢境,在夢中體驗一把貴族姥爺的生活也不是不可能。
也因此,即便這種藥物對大腦的負擔不小,也在底層民眾中瘋狂流行,絕大部分人的工資都花在了這上邊。
雖然醒來時的空虛感很嚴重,但那種做夢時的“癮”是完全無法拒絕的。
小誠現在手上的是最后一粒,他一直都將其留作一個念想,但今天的遭遇讓他需要一點精神上的慰藉才行。
于是在吃過晚飯之后,他服下了這顆“做夢膠囊”,并很快進入了夢鄉。
他做了一個很美妙的夢境。
他發現他不在這個操蛋的世界里了,而是去到了一個夢想中的“天堂”。
在那里,他只用負責玩兒,其他任何一切事務都不用他操心,而是由一種機器人來處理。
他不用工作,但如果他喜歡的話,他也可以用玩樂的心態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