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還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每個月都有新的問題被提上“星海共同體”的議程。
不過大多數議題都在一番友好而激烈的討論之下不了了之,能夠真正被制定為“星際法”一部分的議題終歸只有少數,而且大多都是影響不那么大的。
其中,火種聯盟提出的“太空鯨保護法”在他們的一番努力之下已經得到了通過,現在銀河中捕殺太空鯨的行為將觸犯星際法,會遭到聯合制裁。
而如今的火種聯盟正在“太空變形蟲保護法”和“土著文明保護法”上努力,他們相信遲早有一天能通過各種外交手段達成他們一直以來的目的。
當然,除了這些日常議題之外,還有一項“改革星海共同體”的重要議案正在進行表決。
這個議案的提出者是湍流第一帝國,他們想要為“星海共同體”設立一個理事會,用來行使一些“特權”。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大家都很忙,分歧也很多,不如共同推舉一些文明來為共同體規劃方向。”
現在這項“改革星海共同體”的議題之下,是各個文明明里暗里的交鋒。
雖然“星海共同體常任理事會”的席位在討論之下已經確認為了4個,但誰都想在這種明顯有特權的位置上分一杯羹。
無論是想要趨炎附勢,還是想要親自爭取,文明之間的“和平”交鋒也在此時就開始了。
經濟、科技、軍事等各方面的實力成為了強有力的權重因素,而外交上的聲譽也對爭奪席位有著不小的幫助。
于是很快,第一個確定奪得了理事會席位的文明出現了,他們是“繁星聯盟”。
這是一個老牌的星際文明,雖然比起失落帝國仍然十分年輕,但比起其他的絕大部分文明來說他們仍是一群老前輩。
繁星聯盟誕生于一個平凡的星球,沒有值得稱道的科技,也沒有令人感慨的史詩,所有的一切在他們登上太空之前都十分平凡。
唯一稱得上特別的地方在于他們比其他文明要早一點登上天空。
但是在觸碰星空之后,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他們也許并沒有那么“平凡”。
在亞光速飛船第一次駛離恒星的重力井時,他們發現了一座屹立于星系之外的巨大建筑。
那是一座星門,就像一個古老的傳承一樣將星門的技術帶給了他們。
而穿越星門之后,他們發現了一個遠古文明的寶藏,借助這份強大的助力他們很快就在星海之中混出名堂,并用對星門的先進理解迅速構建出了繁榮的星門網絡。
而這也是他們文明名字的由來。
為了能保證這些星門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們的科技與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在星海之中也排在前列。
時至今日,他們也未曾停下過在各種地方建造星門的行為。
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方便收取更多“星門使用費”,但他們確實客觀上讓銀河更加緊密。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文明已經離不開他們的星門,每一次星門的維護都能看到一部分依賴者進入短暫的停滯期。
也因此,在繁星聯盟表達出想要爭取一個席位時,他們很快就得到了一眾支持,以壓倒性的優勢牢牢占據了他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