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巖層脫離的那一刻,深埋于地下的菌絲就像觸手一般把巖層拉了回來,然后將之重新黏住。
看似荒無人煙的星球之上,能夠檢測到數目龐大的生物信號。
因為過于強大,甚至讓觀察員們一度以為是其他的“神話生物”來到了這里。
眾人們還在疑惑這種奇怪的星球能夠干什么時,卻見星球表面的惡心菌絲就開始不斷聚集糾纏,很快就形成了類似于樹木根莖的東西。
那些“菌絲根莖”開始越蔓越長、突破微薄的大氣層,將那些因為引力而接近的破碎太空生物尸體給卷住。
隨后所有人都明白這種星球是干什么的了。
只見原本因為各種各樣攻擊而失去活性的那些“蟲草生物”在菌絲的包裹下重新出現了活動的跡象,并再度作出了攻擊姿態。
這種“修補”效率已經超出了想象,就連缺失了80%的肉體、只能看到一堆碎肉、連原身是什么都認不出來的尸體碎塊,都在一段時間的縫縫補補之下獲得了戰斗力。
即便從肉體組成部分看已經算得上是真菌生物的這些尸體,只要還有可以用的器官就能夠成為真菌“復活”的對象。
之前已經確認失活的尸體,絕大部分都重新回到了戰場之上,只有那些被徹底摧毀的部分永遠地消失在了星海之中。
這對于駐守于此的艦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原本他們的戰損比還能勉強達到1比1.5甚至1比2,但現在那些被視為“人頭數”的尸體再一次站到他們面前后,他們的戰損比就達到了恐怖的5比1。
他們需要數艘戰艦的飽和火力才能完全摧毀一具“尸體”,但那些沒能完全摧毀的尸體,要不了多久就能以另一幅姿態站在他們面前。
戰線在敗退,被視作“真菌克星”的病毒導彈也很難起到作用。
雖然這種導彈內的病毒確實能夠有效中斷真菌的活性,但在星球級別的凈化之下,那點毒素很容易就能夠被分解。
這里的指揮司令仍在努力阻止戰線的潰敗,但這只是時間問題,要不了多久他本人也必須坐上專機離開這里。
很顯然,這場本該成為對“蟲草病”大捷的戰役走向了失敗的道路。
“或許……這種奇特的‘真菌星球’才是‘蟲草病’的根源。如果能完全摧毀這種星球,那我們也許就能夠終結這場危機。”
“……很難,這些星球因為未知的生物活動而可以進行星際移動,而且內部的菌絲根深蒂固,這意味著我們基本不可能通過簡單的軌道轟炸的方式來將之完全摧毀。”
“但是至少,我們又得到了新的信息,我們的重點也可以轉移到這方面。”
“‘真菌星球’的命名太過隨意,作為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我們得起個新名字來強調這是‘銀河危機’的重點。”
“星海共同體”之中,剩余還在激烈對抗這場危機的年輕文明們,迅速通過了星系焦點的轉移。
現在是危急時刻,在議會的提案里,只有和解決危機有關的事。
“星系焦點:真菌防治;目標:摧毀所有的‘墓地星球’。”
“墓地星球”,是這些年輕文明們給那種奇怪的活動星球的特殊命名,是只有這場危機之中才存在的敵人。
這種星球如同墓地一樣、仿佛能夠誕生無窮無盡“太空亡靈”的特性,讓它們得到了這個名字。
而隨著銀河通告的更新,還在奮力抵抗的“危機斗士”對這場危機的認識更加清晰,將重點轉移到了如何摧毀那些“墓地星球”。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