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挺頑固的,不過也就到此為止了。”
李文淵如此想著,操控著“構造設備”,為一定范圍內的亞空間區域設置了一個常數。
按照這個常數,維持著星球屏障的粒子們將會主動向屏障上的某一處“質量異常點”聚集,然后盡可能地壓縮。
星球屏障并不是每一處都保持著與其他地方一模一樣的“完美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也許僅僅只是多了一個粒子的重量,就會引起狂瀾般的連鎖效應。
卻見在現實宇宙中,就連巨像“地爆天星”的持續轟擊都無法撼動分毫的星球屏障,居然開始詭異地變薄起來。
整個屏障發出的光芒迅速黯淡下來,這種程度的屏障,僅憑肉眼就能夠觀察到屏障下的星球狀態。
而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個浮現于屏障表面的極其微小的“光點”。
所有組成了星球屏障的例子們正在向這個點聚集,然后盡可能地壓縮到一起。
不一會兒,那個之前還堅如磐石的屏障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個體積和質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點。
在無與倫比的壓縮之下,就連中子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一個濃縮了的“夸克球”。
夸克是一種基本粒子,同時也是構成物質能夠向下追溯的最小、最基本的單元。
按理來說,當“構造設備”結束它的“改造”之后,不經過特別的保存設置,之前改變的“規則”是會重置會原樣的。
但這個“夸克球”在李文淵設置的常數失效之后卻沒有任何改變,仍然保持著這般“濃縮”的狀態,似乎極為穩定,只能通過改變規則來讓其分離。
不過李文淵的重心目前并沒有放在這個“夸克球”上,而是已經解開了屏障的那顆“人工智能星球”。
這里按道理說應當是一個歸屬于博物館的“藏品星球”,其上不應該存在著大量的戰火痕跡。
但是事實證明李文淵嘗試打開這里的選擇是正確的,這顆“人工智能星球”曾經遭到過不止一次的轟炸。
依稀能夠看出這顆“人工智能星球”曾經的模樣,大概與“觀測終端”中的那一顆類似,存在著大量的機器人和機械設施。
星球的地表覆蓋著金屬組成的城市網絡,但許多“深入骨髓”的猙獰傷口遍布著星球的每一個地方。
很顯然曾經在這里發生的戰爭十分激烈,看著那些被轟炸出的宛如峽谷的“星球傷口”,李文淵甚至覺得還能看出這是一顆“人工智能星球”簡直是個奇跡。
而也是在屏障接觸的那一刻,無時無刻徘徊在星球內部的某串信號也被“天帷戰艦”接受到,并翻譯給了李文淵:
【星球編號——{數據損壞}{數據損壞}】
【星球類型:{數據損壞}{數據損壞}】
【這里是——這里不是——人工智能星球】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