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們做出了一個幾乎很長時間都沒有人做過的事——主動聯系“監護者”。
在“監護者”初于銀河嶄露頭角時,幾乎所有的文明都嘗試過和這個“失落機械智能”進行交流。
而“監護者”的回應也十分具有智械的風范,所有人接到的回復都是一個半自動的“答疑窗口”,上邊直接記錄了幾個“常見問題答復”,例如:
【你是誰?(此問題已被質詢44159106次)】
【監護矩陣】
【你的目的是什么?(此問題已被質詢32114514次)】
【請求已被拒絕】
【你的創造者是?(此問題已被質詢22933089次)】
【請求已被拒絕】
【……】
這種半自動的“答疑窗口”記錄了所有被質詢超過一萬次的問題,但是其中99%的答復都是“請求已被拒絕”,這讓想要多了解一下“監護者”的文明相當于吃了個閉門羹。
雖然有人期望著某一天這個“答疑窗口”能出現什么變化,但在漫長的等待后,人們發現這個“答疑窗口”除了質詢次數還在不斷增加之外沒有任何改變之時,這個“期望”也就逐漸被人遺忘。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已經沒有人嘗試去主動聯系“監護者”了,畢竟那些“答疑窗口”的內容他們閉著眼都會背,而“監護者”有什么事的話通常都會全銀河通知,聯不聯系“監護者”并沒有什么影響。
火種聯盟最開始也沒有想過主動聯系“監護者”,這個“外交手段”幾乎被他們下意識地在“監護者”身上遺忘了。
直到他們文明內部的某位無聊之人意外發現了“監護者”出現變化之后,他們才重拾了這個“外交手段”。
那是一位一個人就進行了超過一百萬次質詢的“無聊者”,由于他本身就在太空站工作,他基本每天閑暇之時就會對“監護者”的“答疑窗口”進行質詢。
照他本人所說,他看著那些數字在他的努力下不斷上漲會非常有成就感。
而也正是這份“無意”,火種聯盟才先其他文明一步發現了“監護者”的變化。
最顯著的地方就是“答疑窗口”的內容有明顯改變。
以往那些耳熟能詳的問題與答復全部遭到了替換,取而代之的是特殊的內容:
【{為防止多余進程占用內存,此頁面將公示}】
【通知:“監護矩陣”已重新啟動,已重設目標為——消滅“凈化終端”】
【根據計算,當前危機解決成功率為:20.3%】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