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監護矩陣永垂不朽”
這個推測其實在銀河的“意外之敵”危機爆發時,李文淵就想過了,并在來到“橢圓星系阿爾法”的“觀測終端”后與人類留下的想法不謀而合。
雖然都是“人工智能星球”,雖然所用的程序語言都大致相似,雖然星球的命名方式都差不多。
但“記錄者”其實并不是留下了“凈化終端”的文明?他們或許有著一定聯系,但本質上是兩個文明。
這其中最大的疑點,就是所謂的“糟糕的電子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
人類曾經認為“觀測終端”和“變數終端”的電子防護和人工智能實在是拉的不行,并且事實情況也確實如此,假設不是有人作死的話,根本不可能吸引到“記錄者”的注意。
就連“天行帝國”這種發展了百萬年卻連失落帝國的門檻都沒摸到的文明,都能夠輕松入侵、并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改造那些行星機械。
李文淵很難想象有文明會偏科的如此地步,就算是禁止人工智能的唯心文明,也會同步發展電子技術的。
這并不是“超空間引擎”這種需要發現自然不存在的事物才能夠“豁然開朗”的技術,它是基于世界的基石——微觀世界而衍生出現的,任何文明都不可能繞開或是越過這項技術。
“記錄者”這種情況很顯然是一種異常,但是他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異常的原因仍然難以想象。
而和人類最初的猜測不同,“凈化終端”卻又在他們離開之后展現出了在電子領域和人工智能領域極為強大的建樹。
那還是在打敗了“主動凈化協議”后從它的內存中讀取到的記錄,一種神秘的“腐化機靈病毒”神不知鬼不覺地感染了人類改造后的“凈化終端”,并重塑了其ai人格,結合原本的“肅正協議”目開始執行對銀河的“凈化”。
這種電子病毒就和幽靈一樣,連當時的人類都沒有發現,還以為這是和“觀測終端”一樣防護費拉不堪的人工智能星球,卻沒想到人家的后手如此恐怖,若不是人類也留有他這個后手,指不定現在他們老家都被偷了。
但是從這件事也能看出,“凈化終端”的防護其實并不低,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完美。
“凈化終端”的本質實際上只是個用來通知“肅正協議”主機的“哨站”,只有在無法連接到主機的時候才會采取自主行動,而一般情況下“凈化終端”是處在極為隱蔽的狀態,不會主動出現,也基本無法被發現。
既然是以隱蔽為要務而設計的“凈化機器”,怎么可能還會再同一個星系內留下一種能夠發現它的“觀測終端”呢?這從目的上就說不通,再一次證明了“凈化終端”并不是“記錄者”建造的。
人類制造的“帷幕”誤打誤撞地阻止了銀河的“凈化終端”向外通報異常,但也引發了“凈化終端”的自主排錯。
“腐化機靈”病毒就是“凈化終端”的后備手段,只要“凈化終端”不是被摧毀,那就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那種可怕的能夠“同步”這片星河最高科技的手段,若是在合理運用下,完成“凈化”也并非不可能。
而這只是一片星河的“凈化終端”,它們的主要功能甚至還不是“凈化”,而是通風報信。
但是就是這些差別,就足以判斷出“記錄者”其實并非“凈化終端”的創造者。
從發生在“旋渦星系阿爾法”的事情里就能看出“記錄者”的行事風格,和“凈化終端”這種滌凈宇內的態度不太一樣,他們更多地實在“觀測”與“實驗”。
看上去,和銀河中已經消亡的“觀察者”失落帝國有點相似。
而“肅正協議”其實另有其人。
“……只可惜還是得不出‘記錄者’如此偏科的原因,而且‘凈化終端’、或者說肅正協議的創造者,也依舊神秘,這恐怕是個不弱于‘記錄者’的文明,那這個文明又是為什么要凈化全宇宙的?”
“人類曾經的判斷是當一個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達到了某種‘值’,就會自動激活‘肅正協議’,但這個值究竟是什么他們也沒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