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你倒是趕巧,我正準備明天把菜單改了,中午和晚上不賣面,賣炒菜、燒菜呢。”周硯笑著說道:“紅燒排骨和牛肉燒筍干兩道燒菜,雙椒碎花牛肉是小炒,還有一道藿香鯽魚,蹺腳牛肉可湯可菜,這里就算是四菜一湯,人要是不多的話,應該夠了。”
三道面臊子和澆頭味道不錯,單獨成菜完全沒問題,蹺腳牛肉也好吃,林志強沉吟道:“小周,這藿香鯽魚是你新學的?味道如何啊?”
“這個你放心,只要你們吃得慣藿香,這魚包你滿意。”周硯信心滿滿。
“行,我信你,我們七個人,就點這五道菜。”林志強笑著道:“明天晚上下了班,我去接兩個孩子,就過來吃晚飯。”
“好的,我明天先把菜給你備著。”周硯點頭,目送林志強離開,臉上露出了笑容。
菜單還沒換,就先開了張,林叔可真是他親叔啊。
回到店里,周硯翻出了一塊十厘米寬的長條木板,又去隔壁保衛科借了幾樣工具,回來自己動手把長木條鋸成二十公分長的木牌,打個孔,掛根繩子,然后在每一塊木板上寫上菜名和價錢。
把原本的菜單撕掉,在墻上釘一排釘子,三樣面條的牌子掛一起,其他菜掛一排。
寫價格的時候,周硯又琢磨了好一會。
牛肉燒筍干和雙椒炒牛肉定價1元,但紅燒排骨用三兩似乎有點少,這可是一道純肉菜,而牛肉燒筍干里邊筍干能占到一多半。
最后他還是把一份里邊的排骨加到半斤,而紅燒排骨的價格也隨之漲到1.6元,成本就占到1.1元。
這定價,周硯都忍不住嘆氣,太良心了。
這就是時代局限啊,如此美味的紅燒排骨,要是換成后世,他敢按成本翻倍再翻倍賣,賣的又貴又好。
蘇稽是嘉州經濟重鎮,嘉州紡織廠乃川南絲綢產業的龍頭企業,一年創匯一千多萬美元,效益好,還在高速擴張,工人多,工資也高。
廠里還有不少工人每天從嘉州過來上班。
這要換個普通的小鎮,這個節骨眼上根本沒法開什么川菜館。
農民兜里哪有錢吃你六毛一碗的面條。
藿香鯽魚2元一份,蹺腳牛肉還是按0.6元一份來賣。
牌子往墻上一掛,紅色字跡顯眼又好看。
固定菜單換成木牌,這是周硯為明天上新菜做的準備。
為了減少損耗,確保每天準備的食材能夠全部出清,他會在前期控制食材購買量。
這道菜沒了,就把牌子摘了,進入估清區,讓客人點剩下的菜。
既方便了客人點餐,也避免了前臺與后廚反復確認的麻煩。
沒有冰箱,又要確保食材的新鮮,這是最好的辦法。
等生意穩定后,各種菜每天的消耗量趨于穩定,再慢慢增加,直到平衡線。
食材損耗關乎著飯店利潤,周硯可不會懷著賣不完就自己吃的心思,那顯得太不專業。
“小周,叮叮咚咚,弄啥呢?”保衛科科長羅衛東站門口探頭朝里看,笑著問道。
“羅科長,我換菜單呢,明天準備開始賣燒菜、炒菜那些。”周硯笑著應道,把幾樣工具收拾起來。
“上新菜啊。”羅衛東進門來,看著墻上掛著的木牌,笑著道:“樣式倒是不多,這回挺謹慎的。”
周硯送的一碗蹺腳牛肉,拉近了和保衛科的關系,羅衛東也來吃過一回面條,味道著實不錯。
不過周硯這飯店剛開業的時候,羅衛東也來吃過一次,那菜燒的,實在一言難盡。
菜單上幾十個菜,就沒見誰說哪個菜好吃的。
不過這回他倒是學聰明了,澆頭變燒菜,臊子變炒菜,求一個穩字。
價格嘛,不算便宜。
食堂紅燒牛肉憑票是八毛錢一份,比周硯店里便宜兩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