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亮和李美玲聞聲看向周硯,都有點意外于他的年輕。
周硯穿著白色棉布襯衣,高高瘦瘦,短發很清爽,看著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還有些少年氣。
這樣的年輕小伙,在廠食堂多數還是學徒呢。
沒想到已經成為個體飯店的老板了。
李美玲見周硯的衣服清清爽爽,沒有什么陳年油污,指甲修的很短,指縫也是干干凈凈的,心下便對他有了幾分好感。
許多廚師常年待在廚房,渾身上下都給人一種油膩感,手指要么因為抽煙發黃,或者指縫里全是污垢,看著就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廠長,這是小周,上回川美的師生就是他招待的,大學生們連著吃了兩頓都說好。”林志強笑著介紹道。
“那你的菜一定做得不錯,才能讓那些孩子吃了一頓還想吃第二頓。”王宏亮笑道。
“廠長過譽了,同學和老師們愿意捧場,是我的榮幸,能讓他們吃的開心,我也很高興。”周硯微笑道。
王宏亮點點頭,周硯說話謙遜有禮,落落大方,也多了幾分好感。
廠里這年紀的年輕人見了他,很多時候緊張得說話都不連貫。
周硯又和林志強、孟安荷打了招呼,林志強喊得林叔,孟安荷喊得孟姐。
林志強沒啥反應,孟安荷聽完臉上多了幾分笑意,誰不喜歡被人喊得年輕點,特別是成年人喊她嬢嬢,總讓她有種自己老了的感覺。
小周啊,人確實不錯,嘴甜,懂事。
眾人進門,王宏亮先打量了一下門口那方灶臺,先前他就瞧見灶前寫的‘蹺腳牛肉’,一米的大鍋里還有一半高湯,湯色清澈,牛肉的香味卻是格外濃郁。
灶臺抹的干干凈凈,一點水漬都沒有。
“這蹺腳牛肉,就是你們周村的湯鍋吧?”王宏亮腳步一頓,看著周硯問道。
他在嘉州紡織廠干了二十多年,周村湯鍋他可太熟悉了。
“這是我們周村祖傳的湯鍋,我研究了祖上傳下來的秘方,又做了一點微創新,用十多種中藥和香料小火慢熬八個小時,熬出這鍋高湯,和別家有些不同,一會您嘗嘗就知道了。”周硯笑著解釋道:“湯鍋,也稱蹺腳牛肉,是一直沿用的一個叫法,我覺得這個叫法更具特色。”
“是聽著比湯鍋聽著更讓人好奇想要試試。”王宏亮點頭,周硯沒有故作玄虛,“年輕人,頭腦就是好使。”
眾人落座,八仙桌配長條凳,一邊能坐兩個人不打擠,他們四個大人,三個小孩,坐著剛好合適。
周硯給他們安排的這個位置,剛好能瞧見墻上掛著的木牌菜單。
店里布置的很簡單,但干凈整潔,讓人覺得舒服。
“你這菜單牌牌做的還是很有意思的,我在蘇稽還是第一次瞧見,就是菜品少了點,才五個菜呢。”王宏亮抬頭打量著菜單。
“是,成都的飯店倒是挺常見的。”孟安荷也說道,這菜單和她上回來的時候又不同了。
“今天剛開始賣燒菜、炒菜,所以菜品還比較少,后面會慢慢增加。”周硯微笑解釋道:“現在廚房就我一個人,菜品多了忙不過來,我媽說好多泥巴捏好大個佛,要做好每一道菜,讓客人吃得滿意才行。”
“嗯,是不是好廚師要吃了才曉得,不過有這個覺悟,是能當好一個老板的。”王宏亮看著周硯,眼里多了幾分欣賞。
孟安荷也是多瞧了他兩眼,周硯的談吐,確實比一般廚子好太多,看著比同齡人沉穩可靠。
“廠長,反正菜品也不多,要不咱們就都點一份上來嘗嘗。”林志強提議道,他對周硯的表現也是十分滿意。
“行,客隨主便,聽你的。”王宏亮點頭。
“那幾位稍坐,菜很快就會上來。”周硯說了一聲,轉身進廚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