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兩人都下山后,中年漢子搖著蒲扇,笑道:“結果究竟如何,就看你們二人的緣法了。”
“且把相思付簫聲,千年淚染玉龍靈。今朝因果重輪轉,碧海潮生別有情。”
“哈哈哈,成人之美,卻是要欠我一份因果嘞,成道有望矣!”
隨后,中年漢子一步三晃的走進洞內,嘴里哼著小曲:“望酒影醉看人間……”
直至走到洞內,那具身軀竟逐漸化作白骨粉塵,隨風而去,仿佛從來沒有在這個世界存在過一般。
若是韓云在此,定會聯想到某個典故。
相傳太上老君化身為老子,于周朝時降臨于世。
一日,老子行走于徐夷之地,偶遇一堆遂嶙白骨,其魂魄未散,老子心生惻隱,遂以法術“聚形符”將白骨點化成人,賜名徐甲,令其隨侍左右。
徐甲自此成為老子的傭工,勤懇踏實,然老子許諾之工錢卻從未兌現,徐甲雖心懷不滿,卻敢怒不敢言。
歲月流轉,徐甲服侍老子已逾二百年。期間,老子欲傳道于徐甲,卻發現其道心不堅,常有慍色,又不肯吃苦。
為試其心,老子幻化出一座莊園,內有美女誘惑,徐甲果然心動,欲離老子而去。
老子見狀,知其道心未固,便將“聚形符”收回,徐甲頃刻間復化為白骨。尹喜大驚,求情于老子,老子終被其懇切所動,再次投符于白骨之上,徐甲得以復生。
經此一事,徐甲深感愧疚,痛定思痛,決心隱居修道。老子見其有悔悟之心,便度化其成仙。
這中年漢子,極有可能只是那鐘離權祖師的降世之軀,一道化身罷了,看似有長壽之命,實則只是白骨一具。
至于真正的鐘離權在哪里,誰又能知道呢?
就算是韓云親眼見到這一幕,也只會感嘆一句道阻且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反而愈發堅定向道之心。
—————
韓云立于孤峰之巔,手持玉簫輕撫。自碧天洞出來后,他便尋了這處清凈之地參悟《紫府簫章》。
此刻夕陽西沉,云海翻騰。他忽將玉簫湊近唇邊,吹響第一個音調。
清越簫聲破空而起,山間云霧隨之翻卷。初時如幽泉滴露,繼而似松濤陣陣,到后來竟化作龍吟鳳噦,震得四周古松落葉。
更奇妙的是,隨著曲調變化,韓云周身炁息竟與天地共鳴。
其中牽扯到勁力變化、天地炁機調用等等,是音法,同樣也是以精神應和天地眾生心靈之法。
忽的,韓云簫聲一變,轉為自然祥和聲調。
簫聲悠悠,如清泉漱石,在終南山的群峰間回蕩。山風忽止,松濤漸歇,天地間只余這一縷清音裊裊。
最先現身的是一只白額山鹿,自林間輕巧躍出,昂首駐足,琉璃般的眸子映著落日余暉,耳尖隨簫聲微微顫動。
繼而樹梢沙沙作響,三五只青羽長尾的綬帶鳥翩然而至,棲在韓云身旁的虬枝上,尾羽垂落如碧玉流蘇。
巖隙間探出幾只灰兔,鼻頭輕聳,竟人立而起。溪畔老松后轉出一頭赤狐,卻不似平日機警,只靜靜伏在苔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