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二十四節通天谷。
此地大概地形,以人身為象,以成炁局。
所謂炁局,其實在韓云看來,更像是一種小天地,是洞天福地的雛形,是天地之炁因種種原因而得以周流匯聚,形成的一種特殊存在。
都說外界大天地,人體小天地,人身本就是最精密的格局,若這大天地之中本就有小天地,自然便是洞天福地了。
外界天地廣闊,根基雄厚,自然容得下洞天福地誕生。
只是炁局這個雛形本就不穩固,一旦有人這個“變量”,相當于微型天地闖入炁局的話,外界大天地套炁局小天地,再套人體微型天地。
自然也就會變得更加復雜,稍不注意就會引發不可預知到結果。
就像是鐘表上的時針、分針與秒針一樣。
人這個秒針稍有行差踏錯,就會出現時間偏差,導致炁局這個小天地出現差錯,而炁局為了自身穩定,自然就會有所修復。
那怎么修復?
最簡單快捷的方法,自然是崩斷人這個秒針!
所以,這個地方對于生靈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但偏偏有這么一位先賢,鑿刻石紋,為炁局中的天地之炁改造出了一副“功法路線”!
這個人就是:紫陽真人,張伯端!
這些石紋,其實可以視作炁局這個“人”的經脈。也是炁局這個“人”,身體中先天一炁運行的脈絡。
他巧妙的運用了二十四節通天谷的地形,以其對應人身應二十四節脊椎,每一塊脊椎骨都對應著一個節氣。
春去秋來,夏逝冬始,天地交泰,天地間的炁機上升下沉,不斷循環往復,這個變化,是動靜之機,陰陽之會!
正和人體修煉之小周天!
小周天修煉是指先天一炁在體內沿任、督二脈循環一周。
即內氣從下丹田出發,經會陰,過肛門,沿脊椎督脈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到頭頂泥丸,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會至舌尖,與任脈接,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
換句話說,二十四節通天谷中象征“先天一炁”的天地之炁,是可以循環往復,形成一個完美的閉合的。
既可以起功,又可以散功。
普通人在這通天谷中走一圈,便可以感受一遍先天一炁在周身游動,之后這股炁就會散去,對于人體是有益無害的。
那些石紋更是可以引導進入的生靈行炁,幫助克服周天打通督脈時的三大難關,也是三車力的法門。
在《西游記》第四十四回“法身元運逢車力,心正妖邪度脊關”中,孫悟空車遲國探路,發現被三妖道驅使的五百和尚拉車。
原文中是這樣描述的:行者漸漸按下云頭來看處,呀!那車子裝的都是磚瓦木植土坯之類;灘頭上坡坂最高,又有一道夾脊小路,兩座大關,關下之路都是直立壁陡之崖,那車兒怎么拽的上去。
那大圣徑至沙灘上,使個神勇,將車兒拽過兩關,穿過夾脊,提起來,摔得粉碎。
磚瓦土坯乃起高樓所用,修行如建高樓,需步步穩健,夯實地基,也要運行不輟,時候日久,才能又所建樹。
這形象比喻了三車力修煉內容,并詳細描述了先天一炁運行時的注意要決。
所謂三車,乃羊車、鹿車、虎車,比喻內煉火候的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