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雪徹底的將皇家獵苑與外界隔絕成了兩個世界。
本來,這里的雪一般都是屬于出云城的,從高良山飄過來的云彩,不論是下雨,還是下雪,都是先緊著出云城,這在皇家獵苑的人看來,這是常識。
這一場雪不一樣,主要是太大塊了,黑云從高良山那邊飄過來的時候,就像有人給天上掛了一張黑毯子。
黑毯子在高良山上的時候,就開始落雪,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把高良山的頭給染白了。
黑毯子將皇家獵苑的藍天也遮蔽住的時候,云策決定今天吃火鍋。
這一次從出云城帶回來的物資實在是太豐富了,如果不努力消費的話,不少稀奇的肉類到了孟春月就不好存儲了。
說真的,云策不喜歡吃什么腌肉,熏肉,臘肉,本質上,這些肉都是一些變質的肉類,是人類在存儲食物的時候,跟老天妥協的產物。
肉自然是新鮮的最好。
大漢人對于肉食的分類很詳細,他們每見到一種活的動物,首先考量的就是這東西能不能吃。
一旦發現能吃,就必須弄明白那個部位最好吃,如果不能吃,也必須弄清楚為啥不能吃,是不是我的烹調手段有問題?
這是黃帝子孫跟別人家的子孫最大的區別,本來還有一個最大區別的,那就是種地,可惜,只有黃帝被龍帶到了這個世界,炎帝沒有。
黃帝的看家本事就是游牧,這一點,大漢人已經完全繼承下來了,就是飼養的數量比較少,一種叫作馬的羊,另一種就是叫作雷煙獸的馬。
炎帝,也就是神農,他老人家不來,大漢人就不怎么會種地,所以大漢的生活方式就只剩下狩獵跟采集了。
幸好這片土地真的很富裕,源源不斷的自然產出著極多的珍饈美味,如此,人們就更加的不愿意去種地了。
云策瞅瞅眼前這片幾乎透明的肉片,仇管事說這是一種叫作“影”的野獸的肉,這種野獸因為渾身透明的緣故,只能依靠陷阱來捕捉,它的肉非常的有彈性,咬在嘴里還會發出吱吱的叫聲,長安城里一些會吃“影”肉的人,能在吃肉的同時,發出一首美妙的音樂。
云策吃了一口,發現這口肉發出的是‘發’音,又吃了一口,仔細地嚼了,結果發出來的還是‘發’音。
云策端詳了一下切好片的‘影’肉,覺得這東西發音,應該與肉片的厚度,大小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仔細考慮以下的話,還應該跟肉片的生熟程度有莫大的關系。
能吃肉,吃出音樂來的,那一場盛宴必定是繁瑣無比的。
家里吃飯的人多,每個人嘴里發出的音色都是‘發’,所以,云策這頓火鍋,是在一片“發發發發”中結束的。
好好的感受生活,好好的融入生活,其實是一件很美,很重要的事情,有時候比改天換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