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策給每人發一碗裝了不少羊肉的羊肉湯,又給了每人四張草餅,希望他們吃過美食之后,就能盡快的振作起來,下邊還有兩千里路要趕呢。
車隊在一場剛剛開始的秋雨中重新踏上了‘鬼途’,雨水下的不大,就是前方起了濃霧,淡青色的,人一旦踏進濃霧,就變成了鬼影綽綽的模樣,如果不是時不時的有歡聲笑語傳來,就真的是百鬼夜行了。
這條大路越發的空寂了,走了兩天,云策都沒有遇到任何一個人更不要說什么商隊了。
因為沒有人,云策也沒有讓車隊停下來宿營,只是簡單的停留片刻,讓人去道路兩邊解決水火問題,還更換了拉車的馬,等人都上了自己的馬車之后,車隊就如同一條長龍,繼續在官道上輕快的飛馳。
云策覺得這場濃霧挺好的,隔絕了很多心懷不軌者的視線,也把很多很多的危險跟麻煩丟在后面。
濃霧被風吹散的時候,偶爾能看到挺拔的青山,這里的青山雖然不如出云州的山雄奇,也不如長安的山那么柔美,不過,一座座山峰鋒利如刀,也是算是北方特有的氣勢了。
小孩子們在車上坐不住,經常從馬車上溜下來,跟著馬車跑一陣子,要是遇到相熟的小伙伴,還會爬到人家的馬車上嬉鬧一陣。
云策把手從娥姬的懷里抽出來,又被娥姬抓著按進去,還從果盤里取出一顆小小的黃色果子塞他嘴里。
小果子脆甜多汁,沒有果核,云策感覺應該是梨子的一種,想要繼續品嘗,就讓娥姬再喂給他一顆。
云策對面蜷縮著張敏,有時候云策的腳很容易觸及到她的屁股,每一次,娥姬都會在觸碰到之前,把云策的腳搬回來,或者把張敏的屁股向外蹬開。
張敏放下手里的書本,這是馮安跟粱昆兩人在長安抄錄的眾多書本中的一本,看名字像是一部游記。
這部游記云策看過,看的他心塞塞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在云策沒有把紙張弄出來之前,大家都把文字寫在竹簡上,或者木牘上,有一些的講究人甚至把字刻在竹簡木牘上,以為這樣就能傳世。
不過,這些人也很懶惰,或者說很貧窮,為了節省竹簡跟木牘,能用最少的文字訴說跟多的內容,就成了一種風潮。
言簡意賅四個字的評語,最不能出現的地方就是游記。
這個無良的游記作者,寫的這本游記就是長城以北,鐵圍關以南的,他的游記里記載了他當時憤懣的心情,以及被人排擠不得不寄情于山水的苦悶,至于,云策最想知道的山川地貌,他是能精簡就精簡,最后甚至干脆不說了,只是濃墨重彩的描述自己在野外遇見猛獸‘棄’,最終毫發無傷歸來的事情。
張敏看似無意的挪動一下屁股,于是,云策的一只腳就不見了,娥姬正專心給云策喂果子吃呢,也沒有發現。
“說說看,你要把云城安置在哪里?”
“山之腳,河之陽。”
“為啥?”
“大山可以帶來庇護,大河不但可以帶來水源,同時,也能帶走污染。”
“你要修建城墻么?”
“我們不要城墻。”
“要是有敵人進攻呢,你該如何防御?”